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清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史的最后总结期,清诗特色的形成得益于康熙朝王士禛"神韵诗"的创立和乾隆朝袁枚"性灵说"的张扬,而这两次诗风的转变跟清廷统治者建设满、汉文化认同的过程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前不久,他在新疆考察工作时再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兵团精神是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下孕育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兵团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兵团人的骄傲和自豪。兵团精神是激励三百多万兵团儿女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的精神指引。其中,兵团先进典型在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丽丽 《政府法制》2011,(17):62-6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企业正处于大转型、大跨越、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自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面对这些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党建工作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能否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党校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了一个专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场所。成为师生员工交流学习、深刻领会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高校党校精品课程建设,形成高校党校工作的新途径,切实发挥好高校党校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丽丽 《学理论》2010,(27):129-130
张之洞是晚清洋务派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除举办洋务实业、力主推行新政之外,他还是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人物。在19世纪后半期,张之洞由清流健将至洋务大臣至"朝廷柱石"的过程正是日本由弱变强、从与中国建交发展为参与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透过其对日策略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张在心态上由"轻日"到"惧日"、"恃日"的演变。可以说,张对日由轻视到畏惧到依赖的心态变化正是近代中日外交地位逆转的写真。  相似文献   
7.
张丽丽 《学理论》2012,(12):48-50
目前虽然一些流动儿童进入了城市学校和城市儿童一起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他们受教育的效果却不相同。笔者利用随机调查资料,分析了小学阶段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语文成绩的基本情况,结果显示,1)流动儿童语文平均成绩比城市儿童要低;2)一年级学生的成绩差异最大;3)随着年级的增高,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成绩差异在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8.
图片报道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丰富农村党员组织生活,2017年11月17日,嘉祥县地税局梁宝寺中心所与梁宝寺北王村开展了有意义的党支部联建活动。活动中,双方党支部书记对自己的党建工作和党组织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将富有特色地方作了交流,以此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随后召开了  相似文献   
9.
张丽丽 《求索》2013,(4):138-140
满清以关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引起了满、汉之间民族、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认同的冲突碰撞,其中文化认同是各种认同的核心问题。满洲贵族向慕汉族文化,尤其是康熙帝亲政后,积极学习儒家道义和汉族传统文化,"博学鸿儒科"即传达了康熙帝的诚意和热情。最终,满、汉文化之间求同而存异,形成了汉族传统文化为主,兼容满洲少数民族文化,进而整合出大概念上的"中国文化"、"华夏文化"、从而实现了满、汉文化认同的和谐。"博学鸿儒科"促进汉族士人对满清政治的认同意义非凡,同时也促进了清初诗歌创作的发展流变。  相似文献   
10.
所谓陪审制度,是指法院在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参加庭审与法官共同行使审判权的制度。陪审制度存在于当代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中。当前西方各国普遍实行的陪审制度根据其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陪审制和参审制两种模式。一种是英美的陪审制,其特点是将陪审员的工作和法官的工作分开,陪审员决定事实问题,如根据法庭上出示的全部证据决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法官决定法律问题,包括主持庭审并向陪审团解释有关的法律等。另一种是大陆法系的所谓“参审制”,专业法官和非专业法官一起审判,共同决定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问题。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实际上属于参审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