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3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77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笔者认为,现行相关法律条款虽未明确规定由人大常委会“授权”主任会议审定并形成在专项工作评议中已作为法律用语写入监督法的“审议意见”,但监督法第八条第二款和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八条却又分别对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年度计划须经主任会议通过、主任会议依法处理本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等职责予以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代表工作来说,虽然"代表专业组"已不算一个新鲜事了,然而,它又确实是一个特别值得为之叫好的事! 如早在2009年9月,河南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的相关委员会,就按该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规定,组织部分代表正式开展了"代表专业组"的相关调研活动,并就该市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建言献策,提出了较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代表专业组"的履职效能和存在的价值得到了较好体现.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为,地方人大常委会考评同级人大代表既没有法律依据,又混淆了两者之间法律关系。一是考评没有法律依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关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规定,并没有赋予人大常委会监督本级人大代表的权力。《选举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尚需完善选委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之制度 翟峰 笔者认为,虽然选举法规定的选举委员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是法定的,但其只根据“选民的要求”才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之规定,则使选举委员会能否主动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即成为难以把握的立法空白.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由于我国《代表法》和《选举法》并未对“未按”这种现象作出明确规定,故而无论“未按”产生的原因如何,其与反对、弃权、未出席的最终作用一样,造成的皆是直接或间接“不赞成表决事项”的这样一种结果. 然而,“未按”与保留个人意见的“弃权”毕竟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因为,“弃权”是“人作为程序主体在实现实体权利或为保障实体权利不受侵犯时所享有的一种自主权利”,因而直接将“未按”视为“弃权”确实是不妥的.而将“未按”表决器视为“操作失灵”,笔者认为这样或许还更为准确一些.  相似文献   
7.
笔者为什么认为"上届本级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皆应列席新一届本级人大第一次会议",其主要理由有如下三点: 其一、因为符合现行法律的原则规定.按照地方组织法第十六条关于地方各级人大会的每届第一次会议,在本届人大代表选举完成后的两个月内,由上届本级人大常委会召集的这一原则规定,以及按照地方组织法第十三、四十二条关于每届人大第一次会的预备会由上届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同本级人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行使职权到下届本级人大选出新的常委会为止的这些规定,即皆已从立法本意上表明:确实上届本级人大常委会全体人员理应列席新一届本级人大第一次会.  相似文献   
8.
依据代表法第四十九条,选举法第四十六、四十七、五十七条和全国人大组织法第三、四十六条等法律条文的分别规定,代表迁出或调离本行政区域的,其代表资格终止,并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报本级人大常委会之后,即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公告.而其迁入或调入另一行政区域的,若在该区域人代会的闭会期间,则应由该区域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补选....  相似文献   
9.
自监督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方人大常委会对监督工作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对于主任会议是否有权听取"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有的认为主任会议无权代替常委会行使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的职权;有的则认为。作为常委会召开前的准备工作,主任会议听取"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有利于提高常委会审议的质量和效率。那么主任会议究竟有没有听取"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的权力呢?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10.
翟峰 《中国人大》2009,(16):43-44
2009年“两会”期间,很多网民在网上热传一条人大代表建议,即“建议国家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以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保存和刹用的行为,有效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保障公民的个人信息权利”。事实上,人大代表的建议和网民们在网络上热传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问题,已是一个“老话题”了,但也是当今社会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