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城中村社会保障是城市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制度间的失衡与悖论是城中村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和社会关系的有序与和谐的制度性障碍。本文通过制度关联这一理论工具,在总结目前城中村社会保障机制类型的基础上,认为整体联动的、渐进式的、强致性和诱致性相结合的路径符合我国建立城中村社会保障的实际,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提供政策向导。  相似文献   
2.
NGO(非政府组织)一般是指那些非政府的、非营利的、志愿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民间社会组织,亦被称之为在政府——国家体系(治理的第一部门)和企业——市场体系(营利的第二部门)之外的“第三部门”或“非营利组织”(NPO)的社会组织体系。近十多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渐趋成熟和社会转型的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在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黄河流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建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根本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着力在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加大治理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法治保障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陈艳珍 《山西政报》2010,(15):38-39
伴随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大培进人城市发展之中,失地农民群体日益庞大,“城中村”农民的生计、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如何通过制度安排,有效解决“城中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各级决策者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公民的政策参与是在公民自治过程中起步的,已经建立起了有效的公民参与系统,政府也已把公民参与作为政策工具,公民的政策参与方式多样化、效果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参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得以拓展,但与西方国家公民参与的实践相比还有许多不足。借鉴他国的经验,我们要健全和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和机制,培养公民资格与参与能力,使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社会的公共生活,把公民的政策参与推进到一个较高层次。  相似文献   
6.
陈艳珍 《前进》2016,(6):43-45
正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目的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落实党章对党员教育管理的要求,推进党内教育大众化、常态化,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落实到支部、落实到每个党员。"两学"和"一做"之间逻辑上是一种递进关系,只有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其中的内涵、要  相似文献   
7.
优化政府绩效评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管理的核心内容,已引起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优化政府绩效评估,需要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全面提升政府绩效;明确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确保政府绩效评估的全面、客观与公正;改进政府绩效评估方式,提高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政府绩效评估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其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及准确性往往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我国当前的政府绩效评估看,评估基础较为薄弱,组织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及评估理论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着绩效评估;绩效评估目标不确定,绩效目标系统构建的多样性、绩效目标的不确定及绩效目标的难以测量等因素影响着绩效评估;绩效信息不对称及评估路径、运行机制不合理等因素影响着绩效评估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9.
陈艳珍 《前进》2012,(8):31-32
政府绩效评估是当前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变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能进一步提升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一、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现实意义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民主行政的客观要求,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形象塑造,以及减少评估误差、营造公开透明的施政环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作为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群体。是世界各国的宝贵人才资源。对于我国来讲,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谐就业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问题,更是蘑大的社会问题,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四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