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技术治理不等于技术统治,智能治理不等于智能统治。技术治理不能等同于有权者运用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来统治无权者,而是要理解为某种治理术应用情境中各种利益相关者通过多种互动行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近年来,在治理活动中,滥用新科技的现象不少,影响很大,备受社会关注。2020年5月,北京市部分城区居家办公,有公司被曝出要求员工居家办公期间每5分钟抓拍一次人脸,以免员工居家不办公,因涉嫌侵犯员工隐私,导致舆论哗然。2022年6月,河南发生“赋红码事件”,更是闹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自组能力增强、政府职能开始转换,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减弱,基层党组织在执政基础、执政方式和领导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暴露出来,如何认识和分析当前机关党建新态势和新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在汲取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机关党建创新,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当前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新情况和新要求一直以来,党政机关党组织与其他基层党组织的职责、地位、作用有很大不同,机关党建工作和其他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相比也有自己的特殊性。首先,机关党建在党…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知识论,知识考古学引入了话语和实践使之区别于传统的科学史和科学认识论。相对于科学史,考古学是从话语角度来看待科学的;相对于科学认识论,考古学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待科学的。考古学对于传统科学史和科学认识论的改造,其目的就在于取消主体。考古学是一种无主体知识论,这直接表现为对历史连续性、真理和起源的反对上。考古学有着对知识、科学的独特理解。考古学无主体知识论对主体的否定,从根本上颠覆了现代认识论,不再属于科学认识论的范围,而是一种“反科学”。  相似文献   
4.
<正>不管人机关系的“友好论”、“敌对论”和“控制论”,还是技术自主性争论中的“工具论”、“实体论”和“设计论”,这些争论都是没有科学意义上对错的哲学观念,其背后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是:人类要不要控制技术,如何才能控制住技术。在我看来,我们生活的时代,与其说是科学时代,不如说是技术时代。也就是说,如今技术不再需要借助科学支撑自身的合理性,从“真理的阴影”下挣脱出来,我称之为“技术的反叛”。可以说,技术与科学在知识上开始“平起平坐”,在社会重要性上已经超过科学。  相似文献   
5.
刘永谋 《探索与争鸣》2022,(11):132-139+180-181
智能革命方兴未艾,加上疫情应对的现实需要,于是各种技术治理手段在当代社会治理领域中急速推进。与之相伴,伪技术治理现象也逐渐出现,其存在伤害科学和治理的可能性。伪技术治理产生的根源是对新科技的误读与滥用,主要类型包括伪科学治理术和非科学专家政治两类,而治理转译异化为治理误译是它的合理性证成偏差的关键。从表面上看,伪技术治理与技术治理形式相似,普通公众很难加以区别。当伪技术治理实施的操控活动产生明显的压迫感,人们总是将之怪罪于技术治理和现代科技,容易走向完全否定的极端立场。因此,要警惕伪技术治理,揭露以科技为名的社会操控行为。  相似文献   
6.
7.
8.
<正>数据当然是发现世界的一种方式,但不是惟一的方式。很多时候,不能在大数据中呈现的世界一样真实。如果我们把数据世界误认为惟一真实的世界,就会导致社会风险,如:权力过度集中、数据专家滥用权力、信息安全和隐私问题、精英主义弊端以及文化的单极化。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知识论,知识考古学引入了话语和实践使之区别于传统的科学史和科学认识论。相对于科学史,考古学是从话语角度来看待科学的;相对于科学认识论,考古学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待科学的。考古学对于传统科学史和科学认识论的改造,其目的就在于取消主体。考古学是一种无主体知识论,这直接表现为对历史连续性、真理和起源的反对上。考古学有着对知识、科学的独特理解。考古学无主体知识论对主体的否定,从根本上颠覆了现代认识论,不再属于科学认识论的范围,而是一种“反科学”。  相似文献   
10.
<正>今日之人类境遇,从根本上说乃是一种工程境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程哲学可以从"第一哲学"的深度和高度来深入研究,这对当下死气沉沉、急速坠落、影响日衰的哲学研究亦是有益的。在技术治理理论的视域中,大工程是技术治理的重要战略之一。2018年8月,在《光明日报》上一篇短文中,我提出中国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工程师时代"或"工程时代"。而作为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