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一词的诸多歧义及人们对它的误读导致司法判断模式上的迷失以及该领域内"泛化的价值主义模式",其在刑事法学领域亦有突出表现。这带来的诸如将规范判断误认为价值判断、将价值判断引入事实判断中等谬误对当下中国法治造成深远的负面示范效应。必须在司法判断领域将此种泛化的价值主义模式驱除出去。  相似文献   
2.
李可 《当代贵州》2013,(20):54-55
贵州中烟利用贵州良好生态优势和烟叶优势,推出了"贵烟·国酒香"跨界香型的新品类。"这一新品类的构建,是贵州中烟遵循品类构建的发展规律,着力产品差异化和个性化风格的一次创新之作。欲谈"国酒香",当从"贵烟"与国酒的相遇说起。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偶然中必然";另一种则是主动追寻。如果用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作比喻,"贵烟"与国酒的相遇,于此两种兼而有之──在行业品类构建与创新发展大格局中,"国酒香"这一品类的出现有"偶然中必  相似文献   
3.
4.
哈耶克的规则进化命题在秩序图景中存在"个人"与"社会"、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之间的内在分裂或背反,在进化判准上存在功利主义与反功利主义之间的摇摆现象,在动力机制上存在内力论与外力论之间的紧张关系,在进化形式上存在成文与未成文之间的诸多"理性未虑"之问题,在进化结果的定义上存在"进化"与"退化"之间的语义学陷阱。"哈耶克的困惑"启示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市场自发力量和国家组织力量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各自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可 《时代法学》2009,7(1):59-63
通过几则案例对唐宋时期寺院内部的民事纠纷解决状况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一时期寺院内部民事纠纷的解决有浓厚的神意色彩,并且以团体内部解决为主,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诉诸官府。  相似文献   
6.
李可 《法治研究》2008,(6):22-30
浙江省环境法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基本法与基本制度、环境行政机构与执法、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和环境侵权救济等十大领域,其主要以对策性研究为主.并且具有典型的研究类型上的地理学特征。今后要在继续开展对策性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理论和实证调查方面的研究,同时整合研究队伍,科学配置研究力量。  相似文献   
7.
李可 《法学论坛》2012,(2):132-137
认知思维与情动思维是司法过程中前后相继的两种思维方式,它们在形成裁判结果的机制中行使着不同的职能,并且前者在裁判中必然要向后者发生转换。但是,法官必须对此种转换之程序、原则和结果予以合理性论证,否则,易遭受裁判恣意之诟病。  相似文献   
8.
李可 《世纪行》2007,(8):26-27
“在湿地保护问题上,政协发挥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参政议政,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7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接受由全国政协组织的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的集中采访时,对湖北省政协为保护湿地建言献策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 ,学界对我国刑法学发展轨迹的研究甚少 ,这不能不说是刑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大缺陷。我国刑法学可分为论理刑法学 (主要是刑法哲学 )和注释刑法学 (刑律学 ) ,相应地我国刑法学的发展可划分为论理刑法学发展期和注释刑法学发展期。其中注释刑法学的发展期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时期 :一是唐以后 (至于清 )的继续发展期 ,二是 1 979年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颁布后至今的恢复发展期。这样基本梳理了我国刑法学的发展轨迹与过程。  相似文献   
10.
凯尔森纯粹法学中的价值回潮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凯尔森的纯粹法学,学界在强调其实证倾向时往往忽视了其向价值主义的部分回归。通过对纯粹法学的全面考察,我们看到,凯氏学说中的价值回潮主要表现在哲学基础、学说体系、理论预设和方法论等七个方面。凯氏向价值主义的靠拢启示我们:二十一世纪中国法理学的走向必定是价值与实证的密切结合!经验实证与价值分析形如法学研究的左右支柱,缺一不可,不容偏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