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由于体现“价值理性”教育的历史教育在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处于“小三子”地位,遂导致我们不少年轻人的人文素质正在滑坡,并日益显示严重的后果。仅以本刊曾披露的相当数量的中学生不知“七七芦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为何事到明星穿日本军旗服登台亮相、青年职工往重阳糕里塞太阳旗而言,这些状况激起了抗日老战士及众多学者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已在本刊撰文呼吁全社会重视历史教育。遗憾的是,这些呼吁没有得到社会足够的回应,社会上因历史苍白而凸显的青年人价值观的异化有加剧的趋势,乃至发展到今年连续发生有辱民族气节的丑闻。这一切告诫人们:如果我们再不重视历史教育,那么我们民族精神的培育将流于清谈。基于此,本期再刊发余伟民先生的文章,希望能得到有识之士的呼应。 ——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