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政治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东史郎诉讼案引起了人们对日本司法制度的关注。握有铁证的东史郎的败诉是冷战后日本司法危机的表现 ,其深层原因是日本政府为推行“行政大国”、“军事大国”战略 ,而对日本官僚司法体系进行的干预 ,破坏了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2.
侵华日军老兵东史郎以记述亲身经历的《阵中日记》为蓝本 ,出书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 ,被其当年的战友桥本光治 ,以书中记述的某个情节“纯属捏造” ,毁其“名誉”为由 ,告上法庭。东京地方法院、东京高等法院、日本最高法院 ,无视被告东史郎提供的大量确凿的证据 ,判决其败诉 ,责令他赔偿原告名誉损失 50万日元 ,并登报道歉。这一判决无疑是不公正的 ,但是 ,如果单从日本现行的民事诉讼制度中 ,寻找东史郎败诉的根源 ,恐怕是徒劳的。笔者以为 ,东史郎诉讼案的处理 ,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是日本司法危机在冷战后的表现。一、日本“司法危…  相似文献   
13.
刘云升  韩树军 《河北法学》2005,23(12):39-43
诉讼观是法意识的核心,实现法治必须关注法意识的培育."无讼"仍然是当代中国农民诉讼观的主流.然而我们却不能将此完全归因于传统法文化,而推卸当代人的责任.传统文化赖以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今日农民之无讼观根源可归结为因立法缺失而不能诉、司法腐败而不敢诉、政府法律服务不到位而不知诉以及农民经济困难而诉不起.因此,农村法治进程缓慢怪不得农民意识落后,实现法治的重任还是应由各级国家机关来担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