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4个月来,对我处执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情况及职工的心态进行了粗浅的调查和思考,有下列几个问题需要提请各级组织注意——l、“为时过晚”与“亡羊补牢”调查表明,职工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分别存在着“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为时过晚,积重难返”、“花样球新,与我无关”等消极、抵触心理。这类“病态心理”,是社会外部环境形形色色的事例(存在)在企业内部职工队伍中引发的必然反应(意识);不容讳言,这类逆反心理,在全国范围内县右相当的背据什.去隼9月18日《工人日报》在“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厂专栏…  相似文献   
32.
袁国平同志是一位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皖南事变中,不幸牺牲,年仅35岁。这是我们党的一大损失,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相似文献   
33.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现存最早、流传最广和影响最大的一部军事名著。毛泽东称该书作者孙武为“中国古代大军事家”。据吴黎平回忆,毛泽东对人说过:“我确实读了许多中国古时打仗的书,研究过孙子兵法之  相似文献   
34.
易难 《瞭望》1989,(21)
古城襄樊是湖北省西北部重镇,自古有“南襄隘道”之称。今年3月,这里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银行之间不惜成本、哄抬存款利率的金融大战。这场大战象一场野火,给47万襄樊人带来恐慌和不安,给襄樊金融、经济秩序带来混乱。有专家测算,大战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万元。  相似文献   
35.
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人在战争中的自觉能动性。他明确提出了“自觉的能动性”的概念并对其作了科学的界定和性质上的区分,阐明了战争中的自觉能动性较之其他社会活动更加鲜明的特点,在变战争胜利的可能性为现实性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充分发挥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能动性,必须尊重、认识和利用战争客观条件,进而实现战争指导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这些内容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主观能动性的学说,对于我军以劣胜优、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
毛泽东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夏征难毛泽东在批判地吸收中外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过程中,尤其注意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合理成分的批判汲取。一、专门研究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当时体现人类思想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37.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候,必须运用毛泽东思想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制定适合国情的路线、方针和各项政策。为此,就必须科学地对待毛泽东思想,这是整个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要把毛泽东思想当作一个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8.
39.
一九二零年,我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首先在《华工旬刊》上刊登了题为《劳动国际歌》的三段中文译词。翌年,由耿济之口述、郑振挥笔述,将译自俄文的歌词,刊于《小说月报》九月版、十二卷“号外?的《俄国文学研究》上。由于从俄文转译及历史条件的局限等原因,有的地方的词义还不太明确。一九二三年一月,由苏联回国的瞿秋白在北京将带回的原歌谱重新译配,完整地将词曲刊于同年六月出版的《新青年》上。也就在这一年,诗人萧三和陈乔年(陈独秀之子)也在莫斯科将《国际歌》的歌词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来。一九六二年四月二十八日,《人民…  相似文献   
40.
夏征征 《人事管理》2001,(11):32-3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也经历了一个转型期,从最初的与市场经济不适应到与市场经济逐步接轨。新世纪初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三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