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新平 《求索》2008,(7):132-134
法律秩序是被制度化了的社会秩序,本文解析了法律秩序概念及其若干观点,考论了法律秩序的历史演进,并将法律秩序的发展分成“神本观”、“物本观”、“社本观”、“人本观”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着重阐释了“人本”法律秩序的现实构建,提出确立人本立法,加强民生立法,完善环境立法等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400多年前,赵庄乡人就玩魔术,但那时多为自娱自乐;400多年后,赵庄乡人仍玩魔术,不仅自娱自乐,而且走出家门,靠表演魔术发家致富。据说,赵庄乡一储蓄所一天就揽储近10万元,被人们戏称为“魔术银行”……  相似文献   
23.
关于中亚五国民族和睦政策形成的因素 ,国内学术界已有过一些积极研究。本文是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中亚民族和睦政策形成的因素做了进一步的理论思考 ,提出中亚五国民族和睦政策的制定 ,除开五国政府考虑其复杂的民族宗教现状这一现实因素之外 ,中亚五国总结苏联近 70年民族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教训是其民族政策形成的历史根源 ,中亚五国客观分析其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其民族政策形成的国际因素 ,西方国家“文化多元主义”理论及其重“人权与公民权”、轻“民族”观念的理念是其民族政策形成的理论基础 ,中亚国家民族和睦政策是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24.
在黎建宁儿时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那句话:“我在村里工作一辈子,没能入党是我的终身遗憾,你一定要争取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党员。”  相似文献   
25.
中印安全两难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 ,两国都是处于上升中的大国 ,边界问题至今尚未解决。因此 ,摒弃历史包袱 ,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 ,加深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是缓解中印安全两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6.
2003年4月23日晚,厄运降临在刚从西藏回到家四天的轩高伟身上。  相似文献   
27.
为证券投资基金立法,能促进基金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实质不是信托而是委托,是具有法定独立性的契约式组织。证券投资基金立法要体现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和民事赔偿优先原则。进一步明确和调整基金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为国家对基金业实施统一监管提供依据,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我国基金业的健康规范发展,都急需制定和出台基金法。  相似文献   
28.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距克拉玛依市28公里。于1960年11月1日正式建厂,是一个集石油勘探开发、油气开采、油气脱水、集输为一体的大型采油企业。油田总面积约217平方公里,厂区面积约23平方公里。拥有员工2125人,由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锡伯等22个民族组成。全厂拥有油水井2173口,注采计量站234座,原油  相似文献   
29.
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发布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转型的发展方向。相较于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处于相对领先地位的新加坡政府,我国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业务部门之间协同效率低、数字政府治理体系缺失等问题。通过对新加坡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挖掘,总结出其法治政府数字化建设注重行政改革、贯彻“以数据为核心、用心服务”理念以及强调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三者合作等特点,并从知识经济发展、信息化浪潮驱使、逻辑理念转变以及公共价值理论指引四方面分析其内在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30.
张新平 《人民公安》2011,(24):36-38
在逃亡的16年中,他怀着忏悔的心,去帮扶老人、去无偿献血、去救济流浪汉.甚至和红十字会签订了骨髓捐献协议。但是,即使在找到了一个深深相爱的妻子后,他依旧会被噩梦惊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