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建立科技共同体对于21世纪初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东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潜力日益转移到依靠新科技进步上来,全球网络通讯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全球化,为东北亚区域共同体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性,未来构建完善、开放的创新体系是东北亚科技共同体发展的定位与目标。启动东北亚科技共同体并使其高效运转,还要多方面的协调和努力。  相似文献   
22.
论俄罗斯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经济转轨的回顾与反思,俄罗斯政府已认识到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才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为了加强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俄政府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采取措施,使得俄罗斯的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得到了初步发展,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俄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是建设基础设施和发展商务风险投资的重要因素.政府主动分担商务投资风险,重视和保护私营资本的发展,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投资兴趣.俄罗斯的风险投资基金构成主要有三部分.经济转轨中俄罗斯风险投资主体运作模式属于准政府投资机构.随着俄经济5年的持续发展和国内政体改革的深入进行,风险投资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风险投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3.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际最重要的资源和最有力的竞争资本。目前,东北亚各国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都存在着较大差别,各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作存在着经济不发达国家技术人才外流、对引进外国劳动力存有疑虑、合作方式仍处于初级阶段等问题。因此,应采取由初级劳务合作向更高层次的合作发展、有目标分步骤地促进东北亚地区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合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24.
私有化是俄罗斯激进转轨的核心组成部分.石油工业的私有化是俄罗斯私有化的重要领域之一.与全俄私有化进程相比,油气工业的私有化是滞后的.俄罗斯石油工业的私有化原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于1995年完成.实际上,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私有化进程分为股份制改造、拍卖阶段和兼并重组阶段.本文分析了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私有化的特点、成绩与主要问题及原因.作者特别指出经济转轨中能源体制改革应在政府主导下,制定一个与整个国家发展紧密相关的能源发展战略;能源工业市场化进程中,要顺应国情民意,把握好能源工业自身特点和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态势,要因时因地制宜,制定本国的能源改革方案,逐步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25.
俄罗斯向信息化社会过渡是保证俄罗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保证俄罗斯居民享受应有的生活、经济的繁荣和个人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在制订发展规划、身份论证、规范交易行为、协调各方面关系、先期投入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如此,政府还担负着培养信息化专门人才和在社会大众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的重任;此外,对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来讲,政府部门本身的信息化还起着先导与示范的作用。在整个信息化发展的历程中,制定一个好的发展战略,将会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信息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提供一个好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并使其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和可持续性,就成为政府在信息化进程中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6.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大趋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表现出了较强的滞后性。构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指在东北亚区域范围内,以合作项目为主要纽带,以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为宗旨,由组织协调、资金筹措、信息传播、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和多边法律约束等若干子机制构成,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务实、高效的功能。从东北亚地区区情出发,采取适宜的举措以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框架的形成。  相似文献   
27.
邓小平同志在五六十年代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认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准备和铺垫。考察邓小平同志在这一阶段的思想发展脉络,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五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当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思想有一致性。六十年代初期,当毛泽东同志晚年犯“左”的错误时,邓小平同志仍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形成了一些和当时主流思想不同的、符合中国实际的重要思想观点。1.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五十年代中期,邓小平参与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28.
经济转轨十年: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经济转轨前相比,经济转轨十年以来俄罗斯粗放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强,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经济转轨以来制约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更加复杂既受到历史因素的制约、基本国情的制约、社会条件的制约、发展阶段的制约,也受到经济体制的制约--经济转轨时期的二元体制(微观经济主体的"体制惰性"在转轨中尚未克服、宏观经济中继续数量扩张的深刻体制根源、中央与地方利益新格局中的粗放增长因素).其中经济体制的制约--经济转轨时期的二元体制成为制约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