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中国政治   8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漳龙路矿计划的提出漳龙路矿计划是20世纪20、30年代南洋闽侨救乡运动的重点。20世纪20、30年代的闽侨救乡运动,主要是旅居菲律宾的闽侨为维护家乡的安定繁荣,为捍卫亲眷和自身的利益而主动发起的一项旨在进行政治革新,铲除恶势力,建设新福建的爱国受乡的自救运动。数乡运动的发起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20世纪初的闽南桥乡,处于军阀割据兵匪交扰之中,社会动荡不安,使“百业毁颓,民生凋敝”(1),人民生活极为悲惨。自1915年李厚基八闽以来,一直到1927年,福建人民饱受军阀统治所有之惨劫。李厚基、周前人、闽粤战争、军阀…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宗教学关于宗教起源和发展的理论出发,分析了菲律宾民族原始宗教产生的动因、发展阶段与特点,说明在16世纪天主教传入时期,菲律宾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处于宗教发展的低级形态,为天主教在菲律宾大部分地区的迅速而广泛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契机。  相似文献   
33.
虽然我只简单浏览了一些公馆档案,但已对其重现巴达维亚社会的华人生活所具有的潜在价值产生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我现在特别关心的是过去这些年来华人认同的延续、印尼华人与中国联系的本质、持续性与程度以及已受同化的久居华人(侨生[peranakans])与华人新客(纯血统华人新移民[totoks])之间发展中的关系。我希望本文能表明公馆档案是否和如何有助于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34.
后苏哈托时期见证了印尼华人的族群意识与文化复兴,其中华人历史纪念馆的兴建成为华人族群文化意识复兴的一个重要象征。本文在对印尼华人纪念馆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后苏哈托时期华人历史博物馆兴建的动因、机制与意义。印尼华人博物馆的兴建,不仅体现了华人对族群历史文化的追溯与传承,同时也反映了华人与当地的融合与政治认同的变迁。更值得指出的是,华人历史博物馆通过华人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历史的展示重新塑造了华人的集体与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归侨》一书的英文原作由加拿大历史学家Glen Peterson撰写,香港归侨文化人士张茂荣先生将其翻译为中文,2016年由香港生活文化基金会再版发行。原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大量中文报纸与档案等,考察了中国人海外迁移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政策的形成与实践,以及侨务政策对新中国归侨命运的影响,是研究新中国侨务政策与归侨群体、侨乡的一本重要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归侨》一书,包含了新中国初期华侨回国背景,中国对华侨形象认知的历史演变与政策制定,以及新中国侨务政策带来的深远影响等内容。该书中文版的出版与再版,体现了归侨对自身集体记忆的书写与强化,反映了归侨强烈的文化认同与集体认同。同时,此书的翻译与出版也弥补了当代中国史对归侨群体研究的不足,是归侨文化人对归侨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6.
本文尝试从宗教文化调适的角度,分析西班牙殖民时期天主教在菲律宾传播过程中与菲律宾原始宗教与传统文化的调适,特别是宗教节日的文化特征与功能的嬗变,从而阐释西班牙天主教在菲律宾迅速而广泛传播的非政治因素以及文化传播过程中所遵循的文化调适主义这一普遍命题。  相似文献   
37.
中菲民间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对现状与前景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菲民间组织合作交流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合作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中菲民间组织应在加强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发展战略以及关系到双方切身利益的问题与领域进行紧密合作,促进双方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8.
推动传教士的本土化,是近代天主教东传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的菲律宾,菲律宾传教士的成长却因西班牙传教团的重重阻碍而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近代菲律宾本土教士的成长在菲律宾历史上占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推动了天主教的本土化,为“教区菲化运动”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菲律宾传教士的成长对推动近代菲律宾民族意识的觉醒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40.
印尼是一个多元民族与多元文化的国家,宗教自由与多元主义是印尼建国以来长期奉行的政治原则,对维护族群团结与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影响。但近年来印尼国内日益猖獗的反伊斯兰阿赫默迪亚教派的运动不仅严重践踏了宗教自由与多元主义的政治原则,同时也凸显了后苏哈托时期印尼伊斯兰激进主义的膨胀及其日益增长的政治影响。今天印尼的反阿赫默迪亚运动不仅加剧了印尼伊斯兰思想与穆斯林社会的分裂,同时也折射出当代印尼伊斯兰自由主义与多元主义在印尼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