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2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大国崛起不仅要有内部发展,也需要合适的外部条件.历史经验表明,成功崛起的国家,既善于整合和利用国内资源,还善于利用外部资源提升其实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合理与准确的大战略,以便在各种复杂的国际挑战和压力面前能够化解矛盾、趋利避害,并避免提前卷入军事冲突或者战略摊牌.本文致力于探讨以下问题: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大国和平崛起的外部条件是什么,以及崛起国家如何处理对外关系以避免崛起遭到夭折.  相似文献   
132.
如果我们经常讨论和分析美国的对华战略,那么,我们今天必须问我们自己一个基本问题,中国是否有一个连贯、明晰和准确的对美战略.由于我们缺乏连贯、明晰和准确的对美战略,目前的中国对美关系的战略布局正在出现新问题和新挑战. 首先,当前我们的对美政策呈现"多头体制、多种声音",各政策部门的对美政策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要达成的基本目标,这就产生了谁在主导当前的对美政策,如何协调中国对美政策的新问题.这个问题近年来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3.
拜登政府对华战略竞争在人权、安全、经济与科技领域“四管齐下”打压中国。拜登政府的中国政策有所调整,提出中美经济“再挂钩”、扩大和延续两国对话渠道等建议,更多的是为了有效配置国内资源、缓解高通胀和整合盟友关系。在关键性的高科技领域,美国企图对中国形成全面围堵的态势、阻遏中国的产业升级,以实现在更长时期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以及军事科技的全面压制。这样的美国对华政策将会长期化。中美之间通过对话管控竞争,实现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与合作共赢的关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中美关系的长期稳定,需要拜登政府实质性地调整经济和安全领域多维一体的全面打压和遏制中国政策。中美战略竞争的尖锐与复杂,正在前所未有地要求和敦促中国强化应对挑战的定力、眼光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4.
中美关系在特朗普上台后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美国传统对华关系中的"接触政策"的基本要素已被放弃,中美关系究竟是走向对抗还是能够依然稳定和协调发展,尚难逆料。特朗普政府对华发动的贸易战和科技战,引发了中美关系的恶化。中美关系出现"范式变化"的更为深层的原因,是美国政府的中国政策、中国心态和所谓的"中国威胁"的认知和定义出现了重大变化和调整。未来,继续推进中美贸易谈判、解决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压,是稳定中美关系的基础性条件。应对和处理好中美关系,中国仍需"以我为主"。  相似文献   
135.
<正>大国关系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历来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中国外交实践更是具有重大的战略、外交、经贸和社会性影响。“周边是基础、大国是首要”的原则,自冷战结束以来始终是中国民族复兴进程中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战略理念。然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效应冲击下,中国维护和发展稳定、建设性合作的大国关系的努力正在遭遇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6.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比较大。要化解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矛盾,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7.
朱锋 《瞭望》2008,(19)
萨义德教授对西方文化傲慢主义的指责,再一次生动地描述了某些西方媒体所谓职业精神的虚伪驻京外国记者俱乐部最近发表一份声明,称中国正在掀起一场  相似文献   
138.
1995年7月6—8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在北大联合举办了题为“联合国与东亚”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香港与中国的近60位专家、学者到会。今年是联合国成立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本次会议的召开,既是为纪念这两个50周年,也是国际政治系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为加强与海内外有关机构  相似文献   
139.
3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勺园对面上空升起了两个色彩斑斓的大气球。气球下面悬挂了两条硕大的标语,写着“庆贺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楼奠基”,“庆贺国际政治系本·古里昂基金委员会成立”。两条大标语迎风招展,十分醒目。我系全系上下则一片喜气洋洋,全体师生都在翘首以待盼望已久的国际政治学楼奠基典礼的来临。3日下午4点40分,我系在学校的领导及有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之下,在学校选定的楼址(勺园对面)的中心地段,举行了国际政治学楼奠基典礼,典礼仪式获得了圆满成功。至此,经过一年多来反复酝酿、多方奔走的国际政治学楼的建设事宜,终于不再是一个理论的设想,而是一个并不  相似文献   
140.
埃德温·哈切克所著的《美国机会》一书,用了一个新词 Ecopolitics,姑且就把它翻成经济政治,或者经济政治学,全书的中心命题是:未来世界的主导力量将是经济政治力量,而非地缘政治力量,为此,埃德温·哈切克作了种种分析。本文希望就该书作者的一些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