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1.
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58条第1款的规定,五次对该法做出权威性解释,不仅捍守了基本法"一国两制"的政治基石,最关键还在于厘清了全国人大的立法解释权与香港法院司法解释权之间的正确关系,从而有效消解主权与高度自治权之间的紧张。此种人大释法就是具体澄明"中央管理的事务"的生动实践,其更深层的价值还在于,人大释法完成从了法学方法论跃升国家治理方式的范式重构,生成了法律解释的中国范式;释放了法律解释的国家治理功能,实现了法律效果与治理效果的统一,型构了良法善治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62.
2005年5月31日. 齐齐哈尔市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星级化管理工作龙江县现场会.  相似文献   
63.
李志明  胡蓉 《理论月刊》2005,(11):104-106
宪法的内在精神是保障人权。中国宪法2004年修正案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中国人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然而,冷静地思考发现,宪法2004年修正案在许多相关制度的配套方面仍有缺失。  相似文献   
64.
李志明 《欧洲研究》2012,(4):109-122,7,8
自治管理机制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中的一项重要组织原则,它是基于德国社会与政治领域深厚的自治传统以及政府对于直接介入社会保险治理的谨慎态度下产生的,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德国著名的"1881年11月17日帝国诏书"。作为一项不断经历变革的机制,自治管理在整体性质上保持了连续性,只在具体内容及生效空间上发生一些变化。时至今日,虽然在各个社会保险项目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但是自治管理机制仍包含着诸如法律上独立管理主体的存在、相关方的民主参与以及社会保险机构内部事务的自治三项基本内容。尽管中德之间在现实国情以及历史传统上迥然不同,正处在社会保险制度定型并走向法制化关键时期的中国仍能从德国社会保险自治管理体制中汲取养分,用以改善中国社会保险的组织治理。  相似文献   
6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正在全国逐渐铺开。从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各试点地区政府以及民众推进积极性很高、采取工作方式方法也对路,取得了不少有益经验。但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本身及其在试点中也暴露出来了诸如推进速度过慢"、捆绑式"参保弊大于利、个人账户资金产权不明晰、农村金融服务支持能力弱等许多突出问题。文章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6.
任职回避制度古今中外都有规定。当今时代,任职回避制度中亲属范围还需要进行重新界定,以更好地发挥亲属回避制度的功能,为行政运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该文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及国外回避制度亲属范围规定,结合时代新特点,对回避制度亲属范围进行了界定并尝试对其作适当的扩大解释。  相似文献   
67.
检举人为我国政治、经济生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其自身权益经常受到侵犯,故应该从保护制度、激励制度、救济制度等方面完善我国现有的公民检举权保障制度。就保护制度而言,我们应该完善检举保密制度和检举人权利保护制度两个方面。就激励制度而言,主要应丰富激励类型,提倡检举贪腐的道德意识以及完善奖励机制。就救济制度而言,应该建立专门救济机关,扩大诉讼途径。  相似文献   
68.
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三部门运动在西方国家由“福利国家”向“福利社会”转型浪潮中兴起,并日益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福利服务提供机制。在理论上,政府失灵和合约失灵理论、第三方管理理论、合作主义模式、治理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等为第三部门介入社会福利服务提供领域提供了依据。在实际的路径选择上,第三部门主要是通过参与非正式的社会福利服务提供、正式的社会福利服务提供和国家社会福利服务提供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69.
“接诉即办”改革是以群众诉求为驱动的超大城市治理实践,也是探寻基层治理问题解决路径的有效方式。“接诉即办”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高质量为民服务,本质上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从实践来看,“接诉即办”在诉求办理、绩效考评、主动治理和多元协同等方面面临现实困境。基于此,为达成高质量为民服务的基本价值目标,优化“接诉即办”改革需要疏堵结合达成“减量提质”新目标、回归绩效考核的基本价值追求、“向前一步”探索主动治理新路径以及整合利用内外联动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70.
最近几十年来,一系列经济社会形势变迁特别是人口、家庭结构变化,使得家庭照顾老年人的能力和功能在逐渐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框架下,研究、制定并实施适宜的社会政策有效支持家庭照顾老年人的能力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构建居家养老友好型家庭支持政策体系。具体的政策接口是,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家庭养老环境,另一方面,面向居家老年人以及家庭照顾者这两类政策目标群体,从时间、经济、服务、技术、就业等多个维度给予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