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吃,就是幸福     
好日子是吃出来的 吃穿住行构成的生活,吃是首位."民以食为天",人要存活并延续,是离不开食物的,吃是一种本能反映,吃是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吃是人的生活的主要内容,吃是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不管作为自然界的高等生物或者社会形态里的人,怎么赋予吃的美誉它都担当得起.  相似文献   
42.
美国法学家诺内特与塞尔兹尼克的“回应型法”理论欲解决法律的完整性和开放性之紧张关系,从而实现法的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完美共存,其理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该理论很不成熟,且存在广些致命的缺陷,如回应法理论的核心概念“目的”难以普遍化和具体化、作者对“回应型法”理论的严重不自信、法的完整性和开放性的紧张关系难以克服,以及作者的研究退路中存在参照系混乱,等等。  相似文献   
43.
杨文杰 《创造》2002,(5):27-29
30多年前,一场规模宏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国大地掀起,并旷日持久地开展下去,历时近十年。在此期间,成千上万的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及肄业生奔赴祖国的农村、边疆、草原、海岛、荒漠……。昨天还是满脸稚  相似文献   
44.
司法公正与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杰 《政法学刊》2006,23(1):49-52
现代司法理念体系中司法公正居于核心地位,它是法院审判活动的基本要求和终极目标。目前我国诉讼程序法对诉讼审前程序的规范存在不尽人意之处,答辩制度、证据交换制度、举证时限制度中的缺憾成为制约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应当建立强制答辩制度;完善证据交换制度,对当事人查阅案件材料进行必要规范,尽量同一天送达举证通知书,将举证期限届满之日确定为证据交换之日或开庭之日,或者实行证据密封交接;对举证期限申请延期的理由予以明确和具体化,并适用举证期限顺延制度,促进现代司法理念建设,探索实现司法公正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5.
46.
杨文杰 《湖湘论坛》2003,16(4):52-53
一、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追求社会富裕、提高富裕程度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致力奋斗的目标之一。但就这项伟大目标的实践进程来讲 ,又是一个渐进的圆周式的扩散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性”的问题实则更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基础作支撑 ,需要有一个比较富裕殷实的社会生活做保障 ,党中央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既符合国情 ,又应和着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目前我国的中等收入者即所谓“中产阶层”所占比重在15 %到 2 0 %之间 ,他们一般都拥有较稳定的收入 ,有能力自己买房买车 ,有…  相似文献   
47.
期待新农村     
一、农村不能再穷下去在当今提出新农村建设问题,已不仅仅从通常的“三农”的角度出发,而是关涉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自中国政府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农村在初始阶段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以后变化的步伐缓慢下来,全国农民从整体上看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都有了显著改善,生活水平不同程度都有了提高,个别地区的农民甚至提前十年进入小康富裕生活。但是,由于较长时期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社会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从而形成以东、西部为标志的发展质量的众多差异,进而构成富裕和贫穷的两大显著阶层以…  相似文献   
48.
条件拟制,即在附条件法律行为理论中,当事人可以通过促成条件成就或阻碍条件成就来获得利益,或损害他人利益。本文结合《合同法》第45条第2款的规定及条件拟制构成要件,分析我国条件拟制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使条件拟制的规定更加成熟,以期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49.
村委会选举中村民群体行为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杰 《政法学刊》2008,25(5):121-125
理论界把群体行为叫做群体事件,并认为具有违法性的特点,不够准确。应当叫群体行为。且包括合法的和违法的两类群体行为;将选举中的违法行为作为群体行为的原因,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失于表面化,值得关注的特殊原因有,罢免案中潜在的诱因;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激活了村民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成为诱发群体行为的重要的间接因素;选举活动本身也是诱发村民群体行为的因素。内因包括利益群体形成的原因、群体行为形成的原因和群体行为方式的选择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50.
我国社区矫正管理模式设置不当,严重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究其原因,主要因为试点设计时缺乏认真的研究和论证,对依法的认识有失偏颇,加上相关部门过多考虑自己的利益,缺乏专业化、缺乏成本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