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7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6篇
中国政治   50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00年新加坡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由于制造业、批发与零售商业等产业部门的产值有顺畅的增长而达9.9%,有了高于1999年5.5%年的高经济增长水平。但是由于美国经济增长的减速、国际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疲软等原因,增强了新加坡经济前景的不透明感。对2001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预测数字已从年  相似文献   
62.
泰国在2000年保持了经济复苏的势头,尽管工业生产增长有所缓慢,但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仍持有4.2%的增长率。出口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国内需求仍然疲软。尽管财政赤字状况有所改善,货币政策仍然保持宽松、低利率。泰国经济持续改善的关键是减少逾期未偿贷款数额和公司部门的改组。  相似文献   
63.
64.
金融危机后的东南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与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带根本性的原因、东南亚各国经济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特点不同的原因、它们所采取的应对政策、它们走向经济复苏的力度与特点不同的原因,最后对它们的经济前景作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65.
一、序言 近年来,议论二十一世纪是“亚洲太平洋的世纪”、议论“亚洲太平洋经济圈”的话题突然多了起来。的确,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中,西太平洋地区的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很显著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东盟各国之间的“双重追赶过程”,即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的波及过程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66.
本书系从马来西亚经济学协会第七次大会(于1983年在吉隆坡召开)上宣读的许多篇论文中选出19篇出版的论文集,1984年出版。书名采用该协会第七次大会的名称“处于十字路口的马来西亚经济—调整政策呢还是改变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67.
日本是印尼的最大供援国.70年代初以前,美国是印尼的最大供援国.其后日本对印尼的援助迅速增加,美国则日趋减少.1980——1986年,日本、西德、美国的官方开发援助支付总额分别为28.1亿美元(占印尼所接受的官方开发援助总额的40.4%)、10.6亿美元(占15.2%)、9.7亿美元(占13.9%)。在日本的官方开发援助额中,占最大比重的项目是官方开发援助贷款。至1987年8月底为止的累计额,日  相似文献   
68.
2002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中,对日本与欧洲的出口贸易额虽然有所减少,但对中国、香港的出口贸易额却有顺畅的增长;为此,中国、香港所占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同样地,2002年台湾的外资投资与对外投资均趋低迷,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则继续有所扩大.随着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资本投资的扩大,台湾企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基地的进程有所加速.作为防止台湾岛内产业空洞化的对策,台湾当局加大了引进外资投资的政策力度.另一方面,在台湾投资的日资企业也在海峡两岸(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紧密化的形势下,促进日资企业在台湾运营功能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69.
三、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 产业结构的变化台湾在近三十年来的持续经济增长过程中,它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不言而喻的。首先让我们从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部门结构和就业人口的产业部门结构来考察台湾产业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70.
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贸易以上论证了七十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石油输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加强了,以下我们打算转入比较分析_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即巴西、墨西哥、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六个国家①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的变化。首先,我们考察一下五十年代以来这些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如第十表的数字所示,在六十年代上半期以前,它们的贸易额扩大速度一般均较低,有些国家甚至还趋向于缩小,它们在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断趋向缩小,六十年代后半期以后,随着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进展,这些国家的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