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7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6篇
中国政治   50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Ⅰ这两本书与其说是如实地辑录了著者或编者个人的见解和研究的成果,不如说都是由许多专家进行集体研究,据以执笔或整理出来的.《美国在东南亚政策》一书,是由美国"外交问题委员会"嘱托设立的"美国东南亚政策研究会",自1959年夏季起到1960年召开了7次研究会的讨论,根据这些讨论,由法菲尔德编写的.法菲尔德是密执安大学的政治学教授,也是东南亚问题的权威.他一方面参照研究会集体的讨论,另一方面以其独特的见解和判断写成本书,但全书骨干是在集体研究下形成的.《东南亚、美国政策诸问题》一书,则  相似文献   
82.
菲律宾出口加工区管理局系一个服务性的国营公司,它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管理各个出口加工区,并为出口加工区企业的各种需要提供方便,从提供拥有完整社会基础设施的工业区到提供具有各种优点的劳动力。出口加工区管理局理事会(由财政部、工业部、投资局和商业部等有关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组成)保证了为出口加工区企业提供服务的各有关机构之间的良好协调和合  相似文献   
8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根据各国(或各地区)的国际收支数字计算的直接资本投资统计数字是实际投资额数字。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此类统计只列示各国(或各地区)对全世界的国际收支数字,没有列示各国对特定国家的国际收支数字;为此,要了解亚太地区各国(或各地区)对特定国家的直接资本投资的流出、流入数字,就只能根据各国(或各地区)按各自的方式公布的批准投资统计。 使用这种批准投资额统计数字,1994年一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除掉无法取得其统  相似文献   
84.
1986年以后在亚太地区出现了一股区域内资本投资的新高潮。这股亚太地区资本投资新高潮的资本投资来源主要来自日本与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投资的内容主要是面向第三国国际市场或返销投资国市场的面向出口工业生产基地的转移,投资的实体主要是劳动集约型中小企业,投资的方向主要是东盟国家(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与菲律宾;新加坡本身是亚洲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它的工资水平已经相当高,不具备吸引劳动集约型出口工业生产基地投资的优势,但他在这次亚太地区区域内资本投资新高潮的期间,却吸引了一些技术资本集约型出口工业生产据点的投资与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性营业总部的投资),从而加强了80年代中期以来东盟国家外资投资的“出口工业生产基地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5.
经济增长率低于人口增长率七十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在5%以上,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的世界经济衰退、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出口贸易萎缩、外债额增大的不利影响,已经导致国际经常收支状况的恶化。财政收入减少,外国援助停滞。因此经济开发计划进度已经缓慢下来,经济增长率已经下降。  相似文献   
86.
由于世界经济的好转,台湾的出口贸易额在隔了17年之后再次出现了20%以上的增长幅度;对中国大 陆的出口依存度达到创历史最高记录的25.8%。另一方面在进口贸易方面,由于机械设备的进口剧增和石油、 资源价格的高涨等原因,进口贸易额增幅超过30%。2004年台湾对中国大陆的直接资本投资增长51%,以 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进行转移投资。由于薄膜晶体管(TFT)、半导体领域的外资投资的拉动, 2004年台湾的外资投资继2003年之后连续两年出现了正增长。  相似文献   
87.
一、世界贸易中的南北经济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取得了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经济增长,但是由于七十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而遭到挫折,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即在1981—83年连续出现负数经济增长率(名义增长率),出现战后未曾前见的衰退状态。首先,我们先看一看第一表所列示的各个国家集团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从1960年到1970年期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集团所占的比重扩大了4.7%,发展中国家集团所占的比重则有所下降,但后者所占的比重从五十年代以来便持续趋于下降。七十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这种趋势发展了逆转。1980年发展中国家集团所占的比重达到  相似文献   
88.
越南经济改革的进程与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引言越南的经济改革(经济刷新)及其成效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国内学术刊物已经陆续发表了不少有关越南经济改革的背景及其成效的论文;其中有些论文将越共六大作为越南经济改革的起点,并将其后的经济发展成效都归因于越共六大的决策转变。事实上,越南的经济改革并不始于越共六大,1979年8月的越共四届六中全会便决定采取以物质鼓励刺激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给予生产单位以更多的自主权的政策措施,从而开始了越南经济改革的初期阶段,古小松同志曾将1979—1985年期间越南的经济改革初期阶段称为“新经济政策时期”,比较符合越南…  相似文献   
89.
台湾经济在2004年显示有强劲的增长,标志着台湾经济已从2003年的SARS的逆面影响中恢复过来,并得到了全球高技术产业部门周期性回弹的支持。台湾经济在2006-2007年的上升之前,2005年仍将会有适度的增长。台湾的决策者正在尽力使用各种方法增加收入以增强其财政地位和促使科技升级、这样可以使台湾经济得以保持竞争力。2004年宏观经济评估2004年台湾经济取得了自2000年以来的最快增长速度,5.7%(自2000年以后,台湾经济一直处于低增长状态,其经济增长率为:2001年-2.2%、2002年3.6%、2003年3.2%——译者注)。台湾经济的增长率在2004年第二季度达到7.9%峰值后,下半年有所下降,主要由于2003年下半年台湾的经济增长有  相似文献   
90.
台湾资本的大量外流是在1986年以后出现的。60年代起到70年代中期是台湾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时期;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是台湾的第二次进口替代工业化与面向出口工业化的并行发展时期。这两个时期是台湾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岛内资本投资活跃,对外的直接资本投资只是极少量、极个别的;80年代上半期是台湾岛内产业技术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其产业技术升级虽然面临了一定的困难,工资水平、材料与中间产品成本也均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但其资本外流的数量仍然有限。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资料,在1980—1985年的6年间,台湾的年平均资本外流仅在3至4千万美元的规模而已。1986年台湾的海外资本投资额也仅有6千万美元。1987年起台湾资本外流量便开始急剧增大。据台湾“经济部”所公布的资料,1987年台湾当局核准的对外直接资本投资总额为19.38亿美元、1988年为21.9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