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上海与北京     
上海和北京的区别首先在于小和大。北京的马路、楼房、天空和风沙,体积都是上海的数倍。刮风的日子里,风在北京的天空浩浩荡荡地行军,它们看上去就像是没有似的,不动声色的。然而透明的空气却变成颗粒状的,有些沙沙的,还有,天地间充满着一股鸣声,无所不在的。  相似文献   
12.
王安忆 《法制博览》2009,(18):66-66
我将上海设计在舞台上。布景是写实的风格,细节比较烦琐,连墙壁上小孩写的骂人话都有。后门的门板上钉着牛奶箱,信箱,好几个电铃,铃上贴了十条胶布。写着“张”或者“李”姓。空调的落水管很仔细地顺到落水管边上,一起放下来。空调上方,爱惜地罩着绿色玻璃钢的雨篷,或者条纹布的伸缩雨篷。当然要是老房子。这种老房子功能外露,一看就知道,这是做什么用,那是做什么用。所以可以不要空调,而是木百叶窗,可以活动的,必须做得十分到家。盖下来,可想见屋里一片森凉,翻起来,则是一条条的光,亮亮地进去。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夏在北京,去史铁生家,他向我演示新式写作武器——电脑.在鼠标的点击下,屏幕上显出几行字,就是他正写作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应当是第四章“童年之门”中“一个女人端坐的背景”的一节.这样一个静态的、孤立的画面,看不见任何一点前后左右的因果关系,它能生发出什么样的情节呢?它带有一种梦魇的意思,就是说,处于我们经验之外的环境里,那里的人和事,均游离我们公认的常理行动.  相似文献   
14.
后院     
正无论你走到哪一座城市,你只要来到后院,便会发现,所有的风景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内心,这种相似令我们怦然心动。所有的陌生与新奇退去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知己知彼的亲近。这里的一切都是我们所理解的,几乎是贴肤贴肉的,无须翻译和解释,是一猜就能猜到的。这是所有风景中最为性感的一种,它是裸着的。当我们对一座城市感到畏惧与胆怯的时候,那么就到后院去,那里有我  相似文献   
15.
上海和北京     
王安忆 《党课》2010,(22):122-124
上海和北京的区别首先在于小和大。 北京的马路、楼房、天空和风沙,体积都是上海的数倍。刮风的日子里,风在北京的天空浩浩荡荡地行军,它们看上去就像是没有似的,是不动声色的。然而透明的空气却变成颗粒状的,有些沙沙的,还有,天地间充满着一股鸣声,无所不在的。  相似文献   
16.
王安忆 《法制博览》2010,(18):67-67
上海女性的硬,不是在攻,而是在守。男女交手的情景是有些惨烈,还有些伤心…… 上海的女性心里都是有股子硬劲的,否则你就对付不了这城市的人和事。不知道的人都说上海话柔软可人,其实那指的是吴语,上海话几乎专挑吴语中硬的来的。用上海话来说爱几乎不可能,“喜欢”比“爱”这个字还温存些,可见上海的“爱”是实在的“爱”。上海话用来说侠义倒是很好,都是斩钉截铁,一锤子定音的,有着一股江湖气。  相似文献   
17.
王安忆 《新长征》2007,(7):60-60
那是一个要使所有权威扫地的年代。是1966年的冬季,“革命”的狂飙已走过上海的马路进入到城市的心脏——各级政府机关大楼。6月里扫“四旧”的热潮如同隔世般遥远,回想那摩登男女提着剪断的尖头皮鞋赤脚在街道上疾走的情景,令人有一种莫名的心悸。这时候,上海的马路格外平静。“革命”的深入留给我们一个平淡的表面。  相似文献   
18.
阅读的要素     
阅读的第一要素,我想是信赖。相信我们所读到的东西,这常常是发生在我们少年的时候。那个年龄,心灵像一张白纸,无条件地相信任何事情。书本给我们神圣的感觉,好比人生的老师。我们总是把书本上的话抄在日记本上,还总是将书本上的话赠来赠去。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影响的时期,是精神世界最初的建设时期。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都将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19.
永不庸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今的经济结构转型,市场的兴起推我们追赶上现代化的脚步,却也带给我们困扰。多少年周而复始的时尚、潮流,至今还是声音嘹亮。那些具有厚道、朴实传统的旧房子,大多已成为推土机下的瓦砾,碾碎了再起新高楼。但就在那壁缝里,还响着一个沉重的声音,警示我们———不可堕落庸俗。  相似文献   
20.
北京和上海     
正上海和北京的区别首先在于小和大。北京的马路、楼房、天空和风沙,体积都是上海的数倍。刮风的日子里,风在北京的天空浩浩荡荡地行军,它们看上去就像是没有似的,不动声色的。然而透明的空气却变成颗粒状的,有些沙沙的,还有,天地间充满着一股鸣声,无所不在的。上海的风则要琐细得多,它们在狭窄的街道与弄堂索索地穿行,在巴掌大的空地上盘旋,将纸屑和落叶吹得溜溜转,行道树的枝叶也在乱摇。当它们从两幢楼之间挤身而过时,便使劲地冲击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