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8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23,(48):66-71
<正>“更持久的热度,其实是内容被市场接纳之后所形成的爆发效益,而非只是炒作流量得来的。传统戏剧总是在呼吁传承,但我以为,我们不能忽视了艺术的本质其实是创造力。”据说,这是一个不相信爱情的时代。曾经的两情相悦,你侬我侬,花前月下,总被嗤之以鼻“别太上头”。直到一个人的出现,竟然让千万网友、粉丝惊呼“我又相信爱情”了。  相似文献   
72.
上海的话剧观众是很有热情的,他们更需要有担当、有责任、有未来、有分量的艺术作品。说起中国话剧,离不开曹禺、郭沫若、老舍,也少不掉焦菊隐、欧阳山尊、夏淳,更不能忘怀于是之、林连昆、朱琳……而这所有的名字,汇聚而成的,就是北京人艺。岁月荏苒,北京人艺迎来了自己的60岁生日。一个甲子的时光,见证了多少中国话剧的沧桑更迭。6...  相似文献   
73.
虎跃龙腾人间景,鸟语花香天地春。在2022壬寅虎年即将到来之际,老中青几代画坛名家笔歌墨舞,用翰墨点染新春,以各自精彩纷呈的书画艺术作品,迎接新春到来,也祝福《新民周刊》的广大读者朋友,吉祥如意,美意延年。在这中间,既有许多耄耋之年的书画大家,如94岁高龄的韩敏先生所绘《竹报平安》,85岁的陈家泠先生精心绘制的《荷美》,也有江宏、乐震文、黄阿忠、张弛、丁一鸣等丹青大家各具风格的艺术作品,更有周志高、毛国伦等大家书写的吉语佳联,以及青年画家杨娜、牛鹏飞的精心佳作,长少咸集,济济一堂。  相似文献   
74.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2,(13):66-69
我不想改变任何事,所有的困难是我们变成现在这个人的重要元素,如果改变其中任何一步,你可能会跟现在不一样。就像戏里所说的那样,不要害怕面对困难、失去、改变,这些磨炼可以让我们成长。  相似文献   
75.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2,(30):66-68
普及艺术知识、提高鉴赏能力,这个工作,教育部门有责,文化部门有责,博物馆有责,社会各界也有责。我们之所以成立这个研究中心,就是想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方面,作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76.
随着岁月的流逝,他逐渐发现,同志间的感情问题,其实同样存在于异性之间,爱情的酸甜苦辣,并不分男女。他是当代华人戏剧的一个传奇,多面的舞台风格,不变的精神追求,使得"非常林奕华"既是现代的,也是都市的。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2011年,他携手刘若英,将一部古典爱情喜剧《西厢记》活生生化出微博时代浓重都市味的现代舞台剧...  相似文献   
77.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2,(23):33-35
"人还是爱自己的妻子,爱自己的家庭,虽然有‘婚外恋’,别过分———毕竟话剧才是我们的唯一。"濮存昕来了。尽管已不年轻,尽管身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不变的是一身书卷气。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角儿如此亲和,却依然"范儿"十足。这不是个例,在他的同事身上,比如大  相似文献   
78.
带着金正恩的指示,朝鲜血海歌剧团的《梁祝》再次飞回中国,并在岁末年初之际,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一起,在长安街的两头,用各自的艺术形式,演绎这一中国古老的美丽传说。带着金正恩的指示,朝鲜血海歌剧团的《梁祝》再次飞回中国,并在岁末年初之际,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一起,在长安街的两头,用各自的艺术形式,演绎这一中国古老的美丽传说...  相似文献   
79.
王悦阳  李云中 《新民周刊》2023,(28):25-29+24
<正>一部庞大的史诗级艺术作品,自然离不开精彩生动的人物造型。作为该剧的人物造型概念设计,青年画家李云中为全剧一百多位人物手工绘制的造型设计,使得该片精彩纷呈的人物形象成为一大亮点。万众期待,开榜封神。历时九年的国产神话史诗电影《封神三部曲》第一部终于在今夏上映。该片改编自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典章回小说《封神演义》,尽管该书在文学、艺术上的价值、地位远不能与四大名著相提并论,但其中的生动有趣的人物设定和想象丰富的故事情节,却给明代释道儒一统思想和丰富精彩的民俗文化提供了大量鲜活素材,几百年来通过小说、戏曲、绘画等艺术形式的传播,拥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哪吒闹海、姜太公钓鱼等故事,更可谓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80.
柳和清  王悦阳 《各界》2008,(12):32-33
我(本文作者系影星王丹凤丈夫)第一次见到林风眠先生是在1948年,那是在关良先生的家里.当时林先生虽然已经辞去了国立杭州艺术院院长之职,但仍在杭州艺专任教.如今,回想起几十年来与林风眠先生的相识、相交乃至相知,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