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 经济立法的对象完善经济立法的任务和与此紧密相关的经济立法系统化的任务,若不弄明白并揭示经济立法的对象,若不对它所调整的关系的性质作适当的理论分析,便不可能得到解决。大家知道,由于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民事立法纲要草案的制定,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了两种观点并进行了讨论。一派认为在苏联不管财产关系参与者的成分如何,法律调整是一致的,他们明确地把经营范围内利用商品货币形式的财产关系同管理经济过程的关系区别开。按照达个观点,  相似文献   
12.
普京针对叶利钦时期遗留的积弊,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同地方势力进行斗争。他把俄罗斯卸为七块,建立七个“联邦区”,任命七个总统“全权代表”,力求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同时要求改组联邦委员会(上院),使地方长官不得兼任上院议员,使中央有权解除地方长官的职务,并有权解散地方议会。普京的举措符合国家利益,得到社会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现行政治体制,是在彻底否定原苏联传统政治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也是在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改革浪潮中,以及在1992-1993年俄罗斯总统与议会激烈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现在,俄罗斯“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但存在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需要在今后加以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4.
戈尔巴乔夫是前苏联总统、原苏共中央总书记。在他执政时期,由于推行错误路线,导致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造成“亡党亡国”。戈氏本人也在1991年12月25日被迫下台。但他下台之后,仍然坚持错误,干了许多很不光彩的事情。一、出国讲演,出版著作,兼做商业广告戈氏下台以后,为了赚钱,在国外出版著作,发表讲演,兼做商业广告。1.在西方国家发表著作,拚命捞取稿费。1992年初,戈氏刚刚下台,便同意为美国《纽约时报》撰写专栏文章,头四篇的内容涉及共产主义的未来、海湾战争、克里姆林宫与罗马教皇的关系,以及他个人与叶…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俄罗斯的中派议员和右派议员联合起来,发动了针对俄共的一次“杜马风波”。这次事件说明,俄共同普京的关系已经恶化,中派政党和右派组织开始联合反共,使俄共面临一次政治危机。“杜马风波”后,俄共内部矛盾也进一步扩大,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16.
官僚特权阶层:苏联解体的致命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头搞垮苏共和苏联的,就是这些逐步形成的官僚特权阶层。苏联“亡党亡国”的悲剧,正是官僚特权阶层与亲西方社会精英联合行动的结果,是官僚特权阶层—社会精英的一次集体背叛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俄罗斯的中派议员和右派议员联合起来,发动了针对俄共的一次"杜马风波".这次事件说明,俄共同普京的关系已经恶化,中派政党和右派组织开始联合反共,使俄共面临一次政治危机."杜马风波"后,俄共内部矛盾也进一步扩大,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18.
普京的四大"情结",其倾向性显然是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的,但都在普京身上有所体现。如果把普京的某一"情结"加以放大延伸,就有可能得出片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后,大国关系有变化,但世界格局没有改变;美国的军事战略有变化,但其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没有改变;美国的旗号有变化,但其"单边主义"的霸权行径没有改变;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有变化,但双方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美国的方式方法有变化,但其打压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目标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政坛一年来的四件大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正泉 《俄罗斯研究》2003,(1):27-30,73
一年多来,俄罗斯政局继续保持稳定,普京政权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在此期间,俄政坛值得注意的有四件大事。一是实行《政党法》,各派力量重新组合;二是建立新上院,结果有利也有弊;三是开始行政改革,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四是继续车臣战事,政坛纷争再次凸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