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篇
法律   410篇
中国共产党   466篇
中国政治   686篇
政治理论   146篇
综合类   28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正中共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也为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汪洋主席就人民政协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对我们推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层政协必须积极顺应新形势,牢牢把握新理念,念好"高、新、准、实"四字诀,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在"高"字上下功夫。政治站位高。严守正确的政治方向,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扎  相似文献   
72.
20世纪30年代中共将苏维埃革命的触角伸入广袤的中国乡村之时,失序的乡村社会考验着苏维埃政权的乡村治理能力。中共以阶级斗争作为乡村权力再造的重要切入点,推动苏维埃制度在乡村中的确立,唤起了权力主体的民主意识觉醒,使国家权力顺利嵌入乡村基层政权。苏维埃政权成功实现对乡村民众的赋权,并导入新的委员代表制度,构建了一个超越传统的全能型政权,通过重构社会组织的机能,再造乡村社会秩序的国家意志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73.
正文化,只有根植于生活,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群众广场舞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来,我区群众广场舞活动在政府大力支持、宣传文化部门有效引导和群众积极参与的进程中,展现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从今年3月开始,自治区文化厅在全区宣传推广"壮族三月三"主题曲《广西尼的呀》等一批优秀民族歌曲,同时开展"舞动广西"全区广场舞展演快闪活动,拉开了2018年"舞动广西"广场舞展演暨第十届广西广场舞大赛的序幕。8月中下旬,由38支参赛队伍轮番上场角逐的2018年"舞动  相似文献   
74.
75.
76.
这里是农作物生长的黄金纬度,阳光和水分丰厚充足,茶树、辣椒、天麻等穰穰满家,农民的获得感与日俱增——平凡土地正孕育出致富希望,绿水青山正换来金山银山。"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贵州发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中,越来越多的"庄稼汉"成为懂生产技术、有管理经验、熟悉市场的"新农民",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和能力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繁荣,实现乡村振兴。随着改革的步伐加快,新时代的农业将全面升级,农村将全面进步,农民将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7.
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的这段追问、审视之言,使我们悟出一个共性问题:一个人过分、过多、过度地追求欲望,必然会付出沉重代价。在名利上,“少则得,多则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这里,明确地指出了舍与得的道理。  相似文献   
78.
公告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以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发出公告,公告发出后经过一定时间即视为送达的方式。公告送达作为一种拟制送达,在使不明情况的当事人及时了解与己相关的诉讼情况、维护当事人的权益以及避免法律关系长期处于难以确定的状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现行公告送达制度并不完善,在实践中亦遭到多方质疑。本文以江东法院2010年以来适用公告送达的商事案件为研究样本,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9.
一个初人社会参加工作的青年,因为玩性未泯一时好奇引发了一场大火,并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5起诉讼,历时1年零7个月,数百万元的惨重损失、百余万元的巨额赔偿,还有停工、延迟交货违约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家正步入发展快车道的新兴企业因此遭受重创,委靡不振。  相似文献   
80.
马曜先生     
谢本书  张昌山 《思想战线》2012,38(4):149+153
<正>马曜先生是一位名人,我很早就已闻其大名,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他回到云南大学历史系工作,我们才相识。真正比较全面深入了解这位学术名家,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应邀撰写《马曜评传》之后。而今,马先生作古已6年有余,我常常想起他,很怀念这位备受尊崇的世纪学人。丰富的阅历马曜生于1911年10月11日,字幼初,云南洱源人,白族。文献名邦,书香门第,聪慧勤勉,学基厚实。早年在大理、昆明读书,就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31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经济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夏天,利用与范石生的同乡关系,到湖北襄阳策动滇军五十一师兵变,因故未成。此后虽与组织一度失去联系,但仍坚持不懈地进行革命活动。大学毕业后"抗战"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