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欧债危机是欧盟创建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其影响广泛而深刻。这场危机不仅严重冲击了欧盟经济,使欧元区的稳定受到威胁,而且引发了一系列地缘政治效应,加大了欧盟的政治不确定性。本文拟对欧债危机背景下的欧盟权力嬗变趋势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欧盟前途的影响,是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2.
当前美欧关系:大趋势与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美国和欧盟步入了以合作与竞争并存为基本特征的"正常关系"进程.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美欧"正常关系"进程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特点,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在双方寻求和解的努力下,美欧关系的气氛有所改善,合作有所加强,但这并不能改变美欧关系历史性和结构性调整的大趋势,也无法挽回大西洋联盟走向没落的命运.  相似文献   
33.
赵怀普  王振玲 《国际展望》2014,(3):4-21,154
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崛起是近年来美欧政界与学界辩论的中心议题之一。不同流派的理论家基于不同理论范式对中国崛起的影响作出不同分析,进而就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提出不同看法和建议。理论辩论影响和引导了美欧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建构,权力、制度、文化、国际社会等因素都体现在美欧的具体战略中。但美国和欧盟作为不同性质的行为体,基于自身价值观和软硬实力的不同,其各自的战略中所体现的诸理论要素的结合并不相同。美欧应对中国崛起的宏观战略目标相似,但应对方式却有着很大不同。近年来在国际形势进一步发生新变化的背景下,美欧应对中国崛起的互动协调明显有所加强,但由于欧盟硬实力不足以及美欧亚洲战略的差异,双方的联动合作仍是有局限性的。中国应支持并推动中美欧三边互动,加强三方协调,这有助于化解美欧的联手施压,并增强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4.
欧债危机与欧元区改革是当前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欧盟面临的最大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欧盟在德法等国的推动下启动了欧盟修约进程,以期深化欧元区一体化和加强欧洲政治联盟.面对欧盟修约带来的挑战,英国同德法等国展开利益博弈和权力竞争,却因为势单力孤而居于下风.最终卡梅伦以保卫英国国家利益为由对欧盟修约投下了否决票.此举在英国国内和欧盟内引起了激烈争论,并对英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英国在欧盟修约问题上的强硬促使德法两国又一次相互靠拢,同时将自己排除在更紧密的欧盟核心集团之外.在当前欧洲的危机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条件下,英欧关系的下一步走向将主要取决于欧洲紧急事态下英国的政策应对.鉴于英国执政联盟内部在对欧政策上的争执,卡梅伦政府对欧政策出现较大调整的可能性并不大,英欧关系仍将维持某种僵持的局面.其后果将会对英国更加不利,尽管尚无法下结论说英国在欧盟内将系统性地被孤立,但其处境无疑将较以往变得更加艰难.英国对欧外交或许已到需要根本性反思的时候.  相似文献   
35.
析第一届布莱尔政府的对欧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分析了第一届布莱尔政府的对欧政策,指出变与不变是其总体特征一方面,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对政策适时进行实用主义的调整,从而体现出"变";另一方面,在对欧总方针上又与战后英国历届政府存在着明显的继承性,体现出"不变"."变"的是政策和策略,不变的是基本方针和立场.  相似文献   
36.
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盟的气候变化政策起源于欧洲环境保护运动,其形成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欧洲环境运动的发展为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形成提供了早期基础;围绕着《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和履行议定书中欧盟提出的各项承诺,该政策正式形成。在后京都时代,欧盟又提出了气候变化扩展政策,该政策成为欧盟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主要依据与基础。哥本哈根会议后,欧盟出台了“后哥本哈根国际气候政策:行动起来重振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政策文件,明确了欧盟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战略。  相似文献   
37.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美关系跌宕起伏、波折不断,两国虽是同盟,但常龃龉而不和。戴高乐退出北约军事机构曾使法美关系陷入危机,2003年两国又因伊拉克战争交恶,可谓是"麻烦的伙伴关系"。但近年来法美关系逆转走强,合作日渐升温,2014年2月10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邮报》联名发文,称两国紧密合作同盟获新生。法国的一位高级外交官说,法国现在感受到了真正的友谊,而不仅仅是伙  相似文献   
38.
特朗普执政后将"美国优先"作为对欧政策的主导原则,以施压与交易方式推进对欧政策调整,导致美欧同盟关系出现一系列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交易性成分增多、同盟趋于松散化和竞争性的一面凸显等。特朗普政府偏执于"美国优先"及"单边利己主义"的外交政策理念是导致美欧同盟关系恶化的核心症结,而美欧对外战略调整与安全战略选择错位以及大西洋两岸社会和民众对联盟的认同度下降,使得联盟关系进一步恶化。特朗普治下的美欧同盟关系降至历史最低点,并对欧盟未来的发展形成挑战,也牵动了美欧俄、美欧中三边关系的走向。衰落但有韧性的美欧同盟关系仍将继续维系和存在,中短期内仍将保持合作大于竞争的态势。  相似文献   
39.
冷战终结和欧盟的崛起,导致北约的权力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伊拉克战争为突出标志,北约呈现明显的多极化趋势。  相似文献   
40.
冷战结束后 ,美国—欧盟关系在传统的大西洋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包括经济、政治及安全关系在内的一种全方位的双边关系。这一双边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 ,但同时也是有限度的 ,在经济、政治及安全各领域的发展也不平衡。现实利益分歧和根本利益矛盾注定了美国—欧盟关系自身将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