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14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79篇 |
工人农民 | 48篇 |
世界政治 | 66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62篇 |
法律 | 851篇 |
中国共产党 | 347篇 |
中国政治 | 437篇 |
政治理论 | 127篇 |
综合类 | 9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73篇 |
2013年 | 120篇 |
2012年 | 126篇 |
2011年 | 221篇 |
2010年 | 250篇 |
2009年 | 272篇 |
2008年 | 242篇 |
2007年 | 267篇 |
2006年 | 358篇 |
2005年 | 235篇 |
2004年 | 119篇 |
2003年 | 117篇 |
2002年 | 128篇 |
2001年 | 121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是邓小平理论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学术界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以及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52.
从评估国际战略形势的视角看,2008年堪称是"9·11"以来最有特点的一年,其在国际关系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可能要超过因"9·11事件"而著称的2001年,堪与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的1991年相提并论.对这一点,可能还需要经过一代人左右,才能看得更清楚. 相似文献
953.
加强社区党建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根据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特点 ,积极探索机关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和加强机关党员工作时间以外教育、管理、监督的新路子 ,是当前机关党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54.
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可靠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是我党的一贯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党从诞生之日起 ,就开始组织和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争取民主的伟大革命斗争。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提出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政治发展目标。经过 2 8年的浴血奋斗 ,终于建立起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国 50年来 ,党始终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权建设方面 ,确… 相似文献
955.
独立自主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一起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组成部分之一。对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原则进行深入研究 ,了解其由来与发展 ,揭示其蕴含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生命、中国共产党人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的革命斗争历程、深刻的经验教训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原则的新的运用与发展 ,是很有意义的。本文的目的即在于勾画这一理论原则发展的历史脉络 ,以期更好地把握这一原则 ,并运用于实践。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主观能动性给予毛泽东以深刻的影响毛泽东是在“五四”运动的教育和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在“打倒孔家店… 相似文献
956.
2006年9月,安倍当选自民党总裁、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并组成新内阁后,提出要推进"有主张的外交".日本对外政策也因此而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 相似文献
957.
958.
"9·11"后,美重新调整中东战略,不断加大对大中东地区的战略投入,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旧的中东战略相比,美新中东战略无论在外延和内涵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59.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社区管理与治理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城乡融合型社区在国家与社会力量的交替主导下依次体现为国家主导范式、社区自治范式和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下的共治协同范式。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制度变迁下的范式转换,在一系列顶层设计的制度安排之下,城乡融合型社区的共治协同意味着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互融,需要通过多元主体之间的互融来调节共治的角色冲突,实现新的定位;通过强制性与诱致性的互融,化解共建的价值对立,实现新的调和;通过时间与空间的互融,突破共享的制度障碍。这种互融最终表现为国家与社会在城乡融合型社区的共治协同中实现均衡状态:一方面,应结合中国共产党党组织与党员的特色建构多元主体均衡的格局;另一方面,应从法治保障完善出发,激发制度变迁中强制性动力与诱致性动力共同发挥作用,将"话语的制度"转变为"实践的制度",建设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型社区共治协同。 相似文献
960.
目前,高校教学体系不完善、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不强等因素阻碍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课外科技活动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实践中,高校应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健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坚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