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5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256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62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10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3篇
  1969年   3篇
  1968年   6篇
  196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Ohne Zusammenfassung  相似文献   
357.
358.
359.
Zusammenfassung  Durch die Umsetzung der Umwelt-Haftungsrichtlinie (UHRL) wurde in das deutsche Recht ein Umweltschaden an Arten und natürlichen Lebensr?umen eingeführt. Dieser Schaden tritt im Wege einer Fiktion nicht ein, wenn die nachteiligen Auswirkungen der T?tigkeiten eines Verantwortlichen auf diese Arten und Lebensr?ume zuvor ermittelt und im Rahmen bestimmter verwaltungsrechtlicher Entscheidung genehmigt wurden oder zul?ssig sind. In dem Beitrag wird dargestellt, welche Personen und Organisationen für derartige Sch?den haften und welche Voraussetzungen an eine “Enthaftung” nach § 21a Abs. 1 S. 2 BNatSchG zu stellen sind.  相似文献   
360.
American observation has shaped Australian social analysis for most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high point in American influence on Australia was arguably between the 1940s and the 1980s. Its influence in Australian political science can be traced through the work of an insightful interpreter of the Australian polity and its bureaucratic practices, A.F. Davies (1924-87). The tensions between 'knowledge criteria' and 'political criteria', between bureaucracy as a 'stain' and the best means of delivering equalising outcomes, between the necessary skills of 'program professionals' and the demands of broad participation were at the core of his work. Testing his propositions 10 years after his final work shows Davies accurately foreshadowed the essentials of what he designated 'the steady evaporation of politics'. Davies's reflection on Australia was productively shaped by dialogue with America as the metropolitan culture. His insistence that the comparative framework, the bureaucratic imperative of complex organisation, and an interpretative sense of political cultures should inform political analysis remains an important message as we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the 1990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