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3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易安 《工友》2012,(8):22-23
身在职场的人,往往身兼数职,在努力扮演好各种角色时,常常忘记了自己工作的初衷和需要,体力透支、睡眠不足、营养不均,加上工作压力,与此同时,婚姻中存在种种调适上的困难让我们雪上加霜。由于长期得不到舒解,许多意想不到的症状出现了。想着休息几天应该一切都正常了,可是情况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42.
易安 《工友》2014,(8):26-27
正留言板:我们经常会为金钱而发愁,特别是看着跟自己差不多年龄或者差不多经历,甚至很多人学历、能力各方面都不如自己,但是干着比自己少的活,拿着比自己多的钱的时候,会有一种不平衡的心理。总是会想"凭什么?""为什么?"主人公:舒小姐舒小姐已经快30岁了,毕业于省内的一所重点大学,身材高挑,长相甜美,可就是这样一个从小被老师邻居表扬的女孩,到现在为止不恋爱、不结婚也不工作,父母年岁渐渐大  相似文献   
43.
易安 《工友》2012,(9):22-23
留言板"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这首歌似乎唱出了许多现代人的心声,也似乎唱出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真实生活:卖萌的、装嫩的都是超乎我们想象的"超龄儿童",我们不禁感叹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44.
易安 《工友》2014,(4):26-27
张婷应聘在一家公司做内勤工作,平时负责整理客户资料和一些琐碎的事情。一年前,张婷刚到公司,初来乍到,除了日常的工作外,有时还会帮大家拿东西、送材料,加班时也是第一个被“点将”的。与他同部门的小刘只比张贤早来几个月,就在张婷入职不久,小刘就转正了。仅几个月之差,张婷就经常被告知“工作上不明白的事可以和小刘商量”。  相似文献   
45.
易安 《工友》2014,(5):24-25
正留言板:在工作中你是否曾经出现在解决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时,发现按照以往的想法和经验根本无法进行下去;领导派给你某项任务,并告诉你该如何完成,你发现根本就行不通,继而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了深深地怀疑,以为自己无法理解领导的意图……没错,这就是工作中的"毛毛虫效应"。主人公:李先生李先生大学毕业以后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找工作,而是选择了自主创业。他大学学习的是电子商务,在大学也尝试在网上  相似文献   
46.
易安 《工友》2014,(1):24-25
正主人公:小朱小朱在这家化妆品公司的销售部门工作已经五年了,应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销售员了。在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小朱回看自己在上年年初曾经定下的销售计划,才突然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职位、收入都  相似文献   
47.
易安 《工友》2013,(9):22-23
主人公:尹先生尹先生在这家公司已经快十年了,由于他头脑灵活、业务素质过关,所以在这家公司上升的速度很快,已经担任该公司技术部的部长快四年了。应该说技术部相对来说是一个人际关系非常简单的部门,里面的员工大多都醉心于自己的业务,但尹先生跟他们相处很不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员工要是有什么新的想法,希望能开展一项新的实验,尹先生总是用自己的经验作出判断,跟他的经验或者价值观不符的,就一棍子打死;又或者是员工刚刚在技术上有个什么发现,他觉得有价值的,就非  相似文献   
48.
易安 《工友》2011,(8):20-21
是不是已经开始厌倦每天做一样的事情,不仅是事情一样,甚至做事的手势也一样?是不是一想到要开工了就感觉烦躁无比?是不是觉得自己的这份工作看起来轻松无比,实际上却无时无刻都感觉非常疲劳?是不是望着周围与自己穿一样的衣服、做一样事情的工友,有时候想有怒吼的感觉?单调作业所带来的心理障碍可能已经慢慢找上你了!  相似文献   
49.
易安 《工友》2011,(6):18-19
主人公:小林 小林刚进公司的时候发现自己比同事们都要年轻,他们在一起讨论的家长里短,自己既不感兴趣也不懂。开会的时候,要么他没办法插话,要么想说的话被人抢了。渐渐地,小林自己也不再与同事主动交流了。  相似文献   
50.
易安 《工友》2012,(1):26-27
你是不是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大家总爱支使你做这做那,即便你有再大的委屈,为了让别人高兴,你也被迫接受了;是不是明明想着对某个人或某件事说“不”,却生生把这个字吞到肚里,事后越想越不舒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