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柔和的力量     
毕淑敏 《求贤》2010,(9):28-28
记得早年学医时,一天课上先生问题:“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 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  相似文献   
42.
毕淑敏 《党课》2014,(18):84-86
那一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辆地方上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离家百来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突然在无边的沉寂当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你找死吗?你!你个兔崽子!”司机破口大骂。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棕绳的袋子。  相似文献   
43.
友情如鞭     
一次,一个陌生口音的人打电话来,请求我的帮助,很肯定地说我们是朋友(我们就称他为D吧),相信我一定会伸出援手。我说我不认识你啊。D笑笑说,我是c的朋友、我不由自主地对着话筒皱了皱眉,又赶紧舒展开眉心。因为这个c我也不熟悉,幸好我们的电话还没发展到可视阶段,我的表情传不过去,避免了双方的尴尬。  相似文献   
44.
我小的时候,就对礼堂里的“太平门”三字.百思不得其解。问了大人,说那是一扇平日里用不着的门.不用管它就是了。  相似文献   
45.
青色T恤     
记得接到湖南卫视邀我 作嘉宾,飞赴上海采访陆幼青的电话时,踌躇犹豫。因为一个星期后,我就要到美国去,临走之前,百废待兴。更主要的是心中忐忑。在大众传媒上展示死亡和面对死亡的接纳,我知道这在中国,是一个新的课题。以画面表现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思索,是沉重和令人惊惧的。我佩服湖南卫视的勇气,如果我是一个观众,我期待着看到这样发人深省的节目。但我自己可不想参与其中。死亡话题,轻了重了都会出问题,分寸感非常重要。实话说,我对采访没把握,我对自己没信心。说了。在感谢湖南卫视“有话好说”对我的高…  相似文献   
46.
面 对那句———人的心灵 ,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 ,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 ,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 ,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 ,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 ,不知所措。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 ,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 ,也终是可望而不可及 ,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 ,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空间的概念。人的肢体活动 ,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 ,也需要空间。那容心之所 ,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人常说 ,安居才能乐业…  相似文献   
47.
心轻上天堂     
埃及国家博物馆,有一只用精美白玉雕刻的匣子,大小约和常用的抽屉差不多。玉匣是在法老的木乃伊旁发现的,当时匣内空无一物。从所放位置看,匣子必是十分重要,可它是盛放什么东西用的?为什么要放在那里?寓意何在?谁都猜不出。后来,在埃及中部卢克索的帝王谷,在卡尔维斯女王的墓室中,发现了一幅壁画,才破解了玉匣的秘密。壁画上有一威严的男子,正在操纵一架巨大的天平。天平的一端是砝码,另一端是一颗完整的心。这颗心是从一旁的玉匣中取出来的,埃及古老的文化传说中,有一位至高无上的美丽女性,名叫快乐女神。快乐女神的丈夫,是明察秋毫的法官…  相似文献   
48.
列车的窗口,我在眺望。窗外是苍凉的荒漠,天边是如血的晚霞。从美国中部到西部的旅行。吃晚饭的时间到了,陪同的安妮对我说,咱们到火车上的餐厅去吃吧。我说,安妮,我坐车的时候,对颠簸特别敏感。在车厢里走动,头晕得像打秋千。安妮说,吃晚餐的时候,我们和旅途中的美国人混坐一桌,也许会发生有趣的谈话。  相似文献   
49.
若干年前,我看过一则报道,说是西方某都市的报纸,面向社会征集“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答案。来稿踊跃,各界人士纷纷应答。报社组织了权威的评审团,在纷纭的答案中进行遴选和投票,最后得出三个答案。因为众口难调,意见无法统一,还保留了一个备选答案。  相似文献   
50.
中国人对灾难的“翻译”,表现了一种漫不经心的徐缓。日本人则要直截了当、咄咄逼人得多。我小的时候,就对礼堂里的“太平门”三字,百思不得其解。问了大人,说那是一扇平日里用不着的门,不管它就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