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荣誉是党组织和领导培养关心的结果,是身边党员同志帮助支持的结果,荣誉属于组织和集体。我于2005年10月考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行政财务处,从事机关国资管理工作。刚接手这份工作时,我就感受到人大良好的机关文化氛围,决心在这个琐碎又忙碌的岗位上全身心投入,用自己的热情去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我13年如一日,把岗位当阵地来守护,把日常小事当事业来完成,甘当绿叶护红花。特别是近年来,我认真  相似文献   
22.
国民的品德高低与该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形式密切相关,德富律和德福律即反映国民品德高低与经济、政府内在关系的两个规律。建立自由且公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形成国民做一个好人的道德愿望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国民品德的基本方法;民主则是政治清廉和德福一致的保障,是提高国民品德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3.
通过“三讲“教育,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学习,越来越认识到学习理论的重要性。但是,有些领导同志仍跳不出事务主义的圈子,有的借口“啃不动“,远水解不了近渴,对学习读书抱敷衍态度。事实上,我们的某些基层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政治素质还不够高,有些人成天讲党的基本路线,却不能完整地说出基本路线的内容,讲不清“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成天讲经济,却不研究交换方式和优化资源配置,满足于一知半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些领导干部满足于读文件、念报告,照本宣科,代替学理论,不认真研究,浅尝辄止的学风仍然存在。一个领导干部不认真看书学习,用什么正确的理论去武装人民呢?不认真学习,用什么正确的舆论去引导人呢?不认真学习,用什么正确的思想去教育人呢?  相似文献   
24.
公正与人道看似任意排列,实为一有机整体,它们构成了统治者应该如何进行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的体系:公正——特别是平等——诸原则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道德原则;人道——主要是自山——诸原则是社会治理的最高且最完美的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25.
名誉是人们相互的道德评价.荣誉是肯定性的名誉,是肯定性的社会道德评价,是社会,众人或领导人所进行的肯定性的道德评价;耻辱则是否定性的名誉,是否定性的社会道德评价,是社会、众人或领导人所进行的否定性的道德评价.只有按照正确的名誉之道德指令而行,行为者才能因其遵守优良道德而作出真正的善行;反之,错误的名誉或者只可能使行为者的行为遵守恶劣道德,从而便可能使行为者的行为陷入真正的罪恶;或者不可能使行为者的行为真正遵守这种恶劣道德,从而也就只能造就伪君子.  相似文献   
26.
宗教异化论     
宗教和宗教异化确实能够有效地给绝望而无法生活下去的人以生活下去的希望,因而对于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这种意义和价值却不是通过使人得到真实的、能够实现的希望和幸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信仰神灵世界的幻觉来实现的.它使人们陷入欺骗的、幻想的、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未来和来世的希望与幸福,从而安于苦难现实生活、放弃变革苦难世界要求.所以宗教实际上是一种麻醉精神的毒药,而宗教异化则是一种吸毒行为.它们的正价值显然是非根本、局部的、暂时的,而负价值则是根本的、全局的、长远的.因此,应该废除宗教、消除宗教异化.  相似文献   
27.
国家学就是关于国家制度好坏的价值科学,因而全部对象都是从这个国家制度价值推导公式推演出来的。上卷《本性论》就是对"前提1:国家事实如何"的研究,主要研究国家界说、国家起源、国家类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性定律。中卷《价值论》就是对"前提2:国家目的如何"和"前提3:国家应该如何"以及"结论1:国家制度之好坏"的研究,主要研究国家制度价值标准体系,并用以衡量各种类型国家制度——各种民主制与非民主制以及各种私有制与公有制国家制度——之价值。下卷《实现论》就是对"结论 2:好国家制度如何实现之条件"的研究,主要研究民主与共产主义实现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制度价值推导公式及其所由以构成的五个命题,能够推导出国家学全部对象,因而可以称之为"国家学公理"。这样一来,国家学不仅因国家制度好坏关系到每个人最大利益而堪称价值最大的科学,而且是一门可以公理化的跨学科科学。  相似文献   
28.
政治生态意义上的清廉,围绕权力廉洁性,由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共同建构其基本的边界。一方面,清廉是社会系统对政治系统的"他律性评价",具有"他者"属性和"他律"价值。另一方面,清廉也是政治系统"自律性约束",具有"自我"的属性和"自律"价值。社会系统、政治系统共构清廉边界,其中,存在着失真整合、过载型塑、自滤固化、过滤失衡等典型风险。  相似文献   
29.
善与恶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明 《思想战线》2001,27(6):29-33
善是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客体有利于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符合主体目的的属性善就是欲望的满足.所以,孟子日"可欲之谓善."善分为道德善与非道德善.道德善是行为主体对于社会创造道德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符合道德目的的行为.反之,非道德善则是行为主体对于非道德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符合个人目的的属性.  相似文献   
30.
权力垄断是阶级划分的表层的实在的根据,剥削是阶级划分的深层的潜在的根据。阶级是人们因权力垄断所导致的剥削关系而分成的不同群体。剥削是恶的、不道德的或不公正的不等利交换,是不等利交换的不公正,说到底,也就是含有无偿占有的不公正的利益交换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