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4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9世纪40年代,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把化学运用到农业生产上,提出了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在这个学说的影响下,人们通过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矿物质肥料(即化学肥料),扩大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大幅度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但是,近十多年来,由于世界上出现了矿物能源紧张、自然环境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等徵象,许多学者因此提出了必须重新认识“有机农业”、正确平价“无机农业”的新问题。这是  相似文献   
62.
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在农业发展问题上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即发达国家政府有能力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其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国际比较充分表明 ,一个国家农业经营规模相对愈大 ,其单位农产品成本相对愈低 ,其在国际市场上往往更具有竞争优势。而在上述两个方面 ,我国农业都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在进口替代工业化过程中 ,我国农业曾经是提供出口产品取得外汇来源的主要部门。但是 ,以出口初级农产品为主的对外经济贸易格局 ,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的落后面貌 ,更谈不上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3.
为了促进我国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的商品化进程,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衡量农村商品经济是否发达,其主要标志是农村中的商品量和商品率。在一般情况下,农村的商品量越多,尤其是商品率越高,则农村的商品经济越发达。而农  相似文献   
64.
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曾经引发了一场关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上升到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高度。经过两种模式的比较和市场取向改革目标的最终确定,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两种模式之争,以“温州模式”优越于“苏南模式”而终结。  相似文献   
65.
统筹城乡发展被摆在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之首,意味着它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取决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程度.只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才能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均衡配置,完善城乡之间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的区域性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6.
都市现代农业是把都市的需要摆在第一位,是满足都市居民物质、精神、文化、养生等多样化需要的农业。如果说城郊农业是"围城农业",那么都市农业则是"进城农业"。布局在都市建成区的农业,和一般农业一样,也是生产、提供各种各样的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只是生产、提供这些产品的主要目的不是满足都市居民的物质消费,而是满足都市居民的精神需求、生态需求、文化需求、养生需求以及娱乐需求等等。与其相联系,在都市建成区范围内,不仅有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劳动者,还有从事农业的劳动者,这部分农民或农业工人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着。都市建成区范围内,不仅存在着二、三产业、同时也存在未被人们重视的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67.
许经勇 《湖湘论坛》2011,24(3):79-84
我国城镇化演变到今天,农民工转化为市民,提到日益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农民工指的是农民的身份没有改变,而又进城打工的工人。农民工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产物。要把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取决于改革的力度,又取决于发展的程度,而且,改革力度又不能超越于发展程度。可见我国城镇化道路以及与其相联系的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之漫长,任务之艰巨。  相似文献   
68.
马克思并没有留给我们专门论述农产品供求与价格的著作.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是分散在他的主要著作中.农产品价格是农产品供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弹性较小,决定了农产品价格与价值是由劣等地生产的商品调节的.从影响我国农产品生产与供给诸因素分析,我国农产品供给偏紧的态势将是长期存在着,潜伏着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农业是需要政府特殊扶持和保护的弱质产业.  相似文献   
69.
我国城乡金融体系结构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何理解这些差异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一个有争论的理论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之所以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固然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与其相联系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培育农村金融交易条件。当前应当把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放在突出的位置,并因势利导地发挥非正规金融——民间信用在农村资金融通中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7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率先突破的。家庭承包制和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两项伟大创造,开创了中国市场取向改革的先河。由于这两项改革是在相对封闭的农村社区范围内进行,因而比较容易取得突破性进展。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必然逐步转向城乡利益关系的深度调整,导致农村改革严重受阻,出现新的城乡二元制度,使得一度缓解的三农问题又重新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