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1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科技反腐     
阿碧 《检察风云》2013,(6):53-55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就反腐话题频频发出声音,措辞严厉,动作频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考虑”、“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腐败分子贪腐的手段越来越高明,隐藏得更深,查办起来更难。针对依法受贿犯罪主体层次高、作案手段隐蔽、反侦查能力强等特点,纪检正在改变过去的办案方法和倚重供述的办案思路,利用新的技术装备及时发现、收集、固定各种证据。  相似文献   
42.
阿碧 《检察风云》2012,(2):58-60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恐怖袭击和违法犯罪占据各国媒体头条的比例似乎比往年有所减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变得安全了些。实际上,2011年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加剧,恐怖分子制造的阴霾依然存在,悲惨的刑事案件和公共安全事件依然不断发生。安全形势的严峻,让各国安全部门和司法部门的压力随之加大,一些可能减轻警方压力的新科技也随之涌现。  相似文献   
43.
阿碧 《检察风云》2014,(11):37-39
为应对越来越多的公共安全事件和恐怖袭击威胁,世界各国都在想办法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开发新式反恐装备。这些反恐利器有的已经进入实战阶段,而有的尚在研发之中,但是这些融入了高新技术的装备很快就会成为令恐怖分子胆寒的利器。  相似文献   
44.
隐形证据     
阿碧 《检察风云》2012,(11):58-60
在一些案件中,有时刑侦人员会遇到棘手的问题——找不到有用的证据。在这些案件中。违法犯罪分子可能有反侦查的经验。他们抹去了留在现场的痕迹;或是抵达现场的非刑侦人员移动现场的物品,无意中破坏了留在现场的痕迹;还可能是被害人出于恐惧、羞耻等原因清洗了案发时的痕迹。而在更多的室外案件中,由于案件发生距被发现时间较长,自然界的风霜雨雪把证据抹去了。能否找到那些似乎已经消失的证据?法医专家表示,案发现场的证据并非完全消失了,它们可能留下不太明显的痕迹或碎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让这些“隐形证据”显形。  相似文献   
45.
阿碧 《检察风云》2014,(19):39-41
高科技监狱安保系统具有多媒体、数字化、智能化、全方位等特点,不但可以解决监狱警力不足、警员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地对服刑人员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46.
阿碧 《检察风云》2008,(8):32-34
在司法鉴定中,常常会遭遇DNA鉴定.在许多资料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介绍:一个人的DNA中存在着独一无二的遗传密码,全世界所有人中相同DNA的概率只有十亿分之一.……  相似文献   
47.
浴火求生     
阿碧 《检察风云》2008,(24):28-30
2008年11月14日6时,上海商学院宿舍区一处女生宿舍发生火灾.4名大学女生面对紧逼的大火,从6楼跳下,当场身亡.目击者说,起火后该宿舍内的4名女生手扒着阳台栏杆,身体悬空在外大约1分钟左右,一直大声呼救,由于体力不支最终坠楼.据着火大楼5楼宿舍的一名女生说,602寝室起火后,该寝室门无法打开.据该宿舍楼的5楼的一名女生说,602宿舍的女生跳楼时,有的女生身上的衣服已经被烧了起来.……  相似文献   
48.
完美特工     
阿碧 《检察风云》2012,(6):58-60
1面部识别特工哈纳韦戴上隐形眼镜式摄像头,手机中的面部识别软件帮助他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要跟踪的对象。夺取了重要的文件之后,哈纳韦轻松地走上归程,并欣赏来自对面的美女。此时手机立刻发出嘀嘀的报警声,面部识别软件帮助哈纳韦识别到迎面走来的美女是杀手莫洛,并显示出杀手的姓名和相关信息。然而,大意的哈纳韦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而是掏出手机查看,结果不幸被莫洛枪杀。  相似文献   
49.
连环杀手     
阿碧 《检察风云》2012,(18):46-48
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统计,全世界大约有50名以上连环杀手在逃,仅在美国就有30名之多。2012年8月14日,在逃多年的连环杀人凶手周克华在重庆沙坪坝区童家桥一带被警方击毙。周克华是近年来我国境内最可怕的一个连环杀手。从2004年至今,周克华涉嫌先后在重庆、湖南和江苏三地作案,11人死于其枪下。令人们感到恐惧的是,周克华作案大多是枪击受害者头部要害部位,令受害者没有生还的机会。司法专家表示,大多数连环杀手像周克华一样,都有一颗冷酷的心。  相似文献   
50.
指纹化学     
阿碧 《检察风云》2014,(7):37-39
在大多数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中,提取案发现场的指纹是一项常规性工作。然而,指纹鉴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指纹残缺或遭到有意破坏,则很难将提取到的指纹进行比对,而且指纹鉴定往往需要有能比对的数据才有用。能不能用指纹直接寻找嫌疑人的相关线索呢?英国法医学家表示,很难用指纹本身去追踪身份不明的嫌疑人;然而,分析指纹中隐藏的一些化学物质,则可以寻找到嫌疑人的有关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