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6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127篇
工人农民   97篇
世界政治   1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8篇
法律   1758篇
中国共产党   606篇
中国政治   1348篇
政治理论   393篇
综合类   16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671篇
  2005年   563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中国现行侦检关系受制于线型诉讼结构,存在诸多弊端而有待完善。但是,“侦检一体化”模式不符合中国侦检关系模式的设置,不具备实践可行性。对此,应当加强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制约,并且对于拒绝监督与制约的,予以惩戒。同时增强辩方力量,实现审前程序控辩平衡。  相似文献   
132.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从它的提出到内容到贯彻实施 ,无一不体现了与时俱进和创新品质  相似文献   
133.
吸毒产生的客观原因由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环境所构成。而微观社会环境则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吸毒具体行为的发生。家庭、学校及社区等微观社会环境对个体吸毒行为的产生 :一是有诱感作用 ;二是有染习作用 ;三是有驱动作用。在制定吸毒的有关社会预防对策时 ,除了具有宏观社会环境的预防措施外 ,还应该包括家庭、学校及社区等微观社会环境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34.
罪犯心理矫治的技术,必须适合我国国情,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劳动疗法、谈话疗法、权威疗法和心理平衡疗法是在长期的罪犯心理矫治实践中摸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矫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5.
在我国加入WTO的新的历史环境下,民营企业在获得大量机遇的同时,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那么民营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呢?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吸引并有效管理进而最大化利用各类人才,这是民营企业搞好创新、促进发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6.
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扩大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利用政策工具促进就业的增加;实施城镇化战略,为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优势;大力发展小企业,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强化就业服务;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推动社区就业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7.
保持未成年人的权利是社会的共同义务.要维护未成年人的权利不受侵犯,需要强化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优化未成年人的第一环境,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的权利及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国际协作.  相似文献   
138.
毒品犯罪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兴亡。针对我国现阶段毒品犯罪的状况以及目前我国缉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寻求打击毒品犯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9.
近年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比例较高.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控,关乎奥运会的安全.随着宪法的修正以及<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发布,流动人口管理和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控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0.
本文预断,受奥运筹办工作的影响,流动人口犯罪的数量将会增长,犯罪的类型也将增多.对流动人口犯罪,我们应冷静对待,理性地分析原因、探讨合理对策;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流动人口的正当权益;应把犯罪机会的减少、控制作为流动人口犯罪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