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38篇
工人农民   1089篇
世界政治   20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9篇
法律   5189篇
中国共产党   174篇
中国政治   331篇
政治理论   1903篇
综合类   5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75篇
  2017年   1216篇
  2016年   101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1021篇
  2010年   1179篇
  2009年   749篇
  2008年   873篇
  2007年   875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当前农村居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及改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减少甚至消除农民大量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根本措施是要加强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建设。农民政治参与强烈要求同其政治表达与参与机制不完善的矛盾,农民政治参与要求的实现同其自身发展和组织程度较低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关键。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62.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广泛涉及党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政权建设乃至领导水平、管理方法等各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其中党的思想建设状况占有首要地位,它对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思想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63.
一、抗战相持阶段南方局团结争取国民党上层的积极意义国民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也是我们的统战对象。国民党不是铁板一块,在它的内部成分复杂、派系林立,各种不同的成分和派别在其党内的地位和政治态度都不同,思想倾向较为复杂。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共产党在抗  相似文献   
64.
65.
66.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国内民族因素问题丰富和复杂.民族素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容,民族素质状况制约着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提高民族素质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内部的族际关系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极为重要的表现,中华民族内部族际关系的好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弱的重要反映,发展族际的平等、和谐、团结、互助、协作关系,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的意义;各民族的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只有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差距,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67.
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代表人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公司制作为国有企业理想的制度模式选定之后 ,建立独立的国有资产代表人制度 ,已成为决定公司规范运作和国企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应以代表理论为依据 ,通过对国家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代表关系进行法理探析 ,建立国有资产代表人制度的理论模型 ,并对国有资产代表人的梯次结构和授权环节进行分析和设计 ,建立和加强国有资产代表人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68.
69.
  With Asia's economy still booming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90's “Asian values” were announced by some politicians (Lee Kuan Yew, Mahatir, Ishihara, Mahbubani etc.) and contrasted with “Western values”. Soon a controversial debate within Asia ensued (Kim, Fidel Ramos ea..), into which also the western democracies joined. The “West” however reacted rather defensively to the new assertiveness of some Asian statesmen, inspite of the fact that the authors of this debate put into question the western dominance in global value setting which has been in existence since the French revolution. But has this debate withstood the test of time,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recession in Asia and by the ever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 Hardly. The crisis has destroyed the notion that “Asian values” had been the main cause and guarantor of Asia's exorbitant growth rates. While in the West Christianity forms the essential basics of culture, in Asia there is a multitude of coexisting - and frequently confronting world religions. There is no other continent which i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terms is so contradictory and potentially conflict ridden like Asia. “Asianism” as a concept was surely also intended as an instrument to integrate multiethnic Asian societies with weak internal cohesion. At the same time it served to neutralize the human rights issue. In the meantime the debate has become quieter and more dispassionate. In the developed West the notion gained acceptance to abandon “Eurocentrism”.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recognition that “Asian values” are not exclusive. Also in Europe the family plays a special role. A debate on values is needed for societal integration – also in the “West” which should become more aware of the need to reassert the origins of its own spiritual foundations. Following September 11th the west is well advised to continue the dialogue on values with Asia. Update and expanded version of an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in: Au?enpolitik IV/1996, p. 326 “Beginnt das pazifische Jahrhundert?” I would like to thank Julia Prati for the translation of the updated and expanded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70.
社会危害性在犯罪构成理论中的地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利敏  韩啸 《河北法学》2005,23(1):153-157
目前在刑法学界存在着社会危害性理论备受指责的现象,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应将社会危害性逐出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这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运用立体动态思维的方式正确分析犯罪概念、犯罪构成与罪刑法定主义的关系,不但要保留社会危害性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将其明确作为一个独立的犯罪成立的条件,这样才是对传统犯罪构成理论批判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