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孙中山曾对日本友人说:“我一生除革命外,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读书可以说相伴了他的一生。尤其是革命受挫之际,读书更成了他主要的事情。他认为,一个人不读书便会跟不上时代,变成落伍者。  相似文献   
42.
面对鲁迅,今天的中国有两种很不好的倾向,一种是对鲁迅的偶像崇拜,不准别人说一句鲁迅的不是;一种是全盘否定鲁迅,以打倒鲁迅为目的。这都是我不能认同的。  相似文献   
43.
中国长达几千年以来,都生活在皇权之下,诚惶诚恐地生活在帝王文化之下。所有的文化,说穿了都是为皇帝服务的。为皇帝服务的文化也不能一直吹捧皇帝圣明、罪臣当诛,也要来一点调味品。这个调味品就形成了两大支流,一是清官文化的支流,宋代有包拯,明代有海瑞,每一代我们老百姓都要崇拜几个清官;另一个就是武侠文化,因为靠清官还不够,所以人们自然幻想那些武功盖世,能够除暴安良的大侠,武侠文化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相似文献   
44.
“陈寅恪热”已渐渐冷却,提起陈寅恪,或许人们会想起他那句洪钟落地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想起他的学究天人及“教授之教授”的称誉。不太有人会进一步留意他和他所处的时代到底是什么关系,也不太有人把目光投向他和他的同时代人。但离开了陈寅恪的  相似文献   
45.
笔者曾经有个比喻,在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两个车轮,一边是知识分子,另一边是企业家。这两个阶层都不是我们古老的农业社会固有的,不是在农业文明的土壤中自我生长出来的——这是到了19世纪末,在异质文明冲击下产生出来的新阶层。两个新兴阶层的坎坷命运在此之前,中国的社会阶层是很简单的,只有"士、农、工、商"。这里的"商"不是我今天讲的企业家,而是农业社会从事贸易的人  相似文献   
46.
人物档案张元济(1867~1959),号菊生,浙江海盐人,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出版家。曾因参与戊戌变法,被“革职永不叙用”。是出席1949年新政协的四代人当中唯一一个见过光绪、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等“中国五位第一号人物”的人。  相似文献   
47.
2008年元旦,在鲁迅的故乡绍兴,当地E网举行的年度晚会上,我的好友阿啃意外地获得了一个"E字千金"最佳原创文学奖。当代中国,诸多金光闪闪的奖项因其背后的“潜规则”交易逐渐为公众所鄙弃。  相似文献   
48.
很多年以来,我一直很喜欢美国记者白修德、贾安娜的书《中国的惊雷》,开篇第一章就是《重庆——风云际会的焦点》,每次想起重庆这座城市,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本书开头那段话:  相似文献   
49.
众所周知,今天未名湖畔的北大是当年燕京大学的旧址,燕京大学的创始人司徒雷登的遗愿就是能将他的骨灰埋在燕园,历时数十年,几经周折,这个简单的遗愿最终还是没有实现。如果说燕京大学已在近一个甲子前消失在历史的深处,未名湖是北大所在地,“北大之父”、举世敬仰的蔡元培校长归骨北大,应该是没有问题了。遗憾的是多少年来,多少北大校友、知识界人士不断呼吁,同样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50.
基础教育决定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准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人眼中,“教育”更多地被理解成了“教”,而抽掉了“育”。“育”是什么?孕育、哺育、涵育、养育……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把“育”当成“教育”的重心,我们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不指向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如同从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当我们理解“教育”这个词时,若只把重心放在前一个字,那是注重结果的教育;事实上,教育不只是朝着结果,而是永远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