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但尚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需要着力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其一,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从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精神基础;其二,如何在市场化条件下确保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从而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其三,如何在网络化条件下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充分的思想共识。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宏观意义上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一般以系统论为其方法论基础,现代系统论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层级性的特征。如果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的话,社会经济生态无疑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指社会经济领域中的诸要素在运行和互动中推动社会经济系统形成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经济生态表现为市场化推进中的利益分化。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安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质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合法性信仰,在根本上体现为人们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内在价值主张的高度认同和自愿践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内涵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内化于人们的精神生活过程,进而在世俗生活领域形成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与主张的认同情感与遵从态度,最终达至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推动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成了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作为城市社会的基层单元,社区在城市管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正在成为社会整合、服务和管理的主要载体。空间与功能构成了通过社区建设推进社会建设的两个基本向度:其一,社区建设可以为探索解决改革关键期多发多样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提供广阔空间,其二,社区建设可以为解决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提供功能补充。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越来越成为现在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及历史进程。从现实和理论两方面入手,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后,作为总结,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6.
市场力量的不断崛起使得转型期的社会文化生态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价值多元景观,这种文化生态为转型期中国政治稳定的价值解读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场域”。在此“场域”中,经济自由与政治秩序的整合构成了转型期社会政治稳定内在统一的价值逻辑,这种价值整合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经由经济自由推动而产生的新的权利诉求,能够成为塑造新的政治系统与制度体系的价值基础;其二,政治系统与制度体系能够包容和吸纳这些新的权利诉求,并能以持续更新的政治秩序为经济自由的生长和新权利诉求的产生提供条件。这种价值整合在政治操作层面的现实策略是形成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互动结构。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在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向城市的大量涌入给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带来了巨:赶的冲击和挑战,与此同时,传统“农民”的内涵悄然发生着改变。这构成了“农民”理论创新与社会政策体系重构的宏观历史背景。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是伴随着农民实现非农化转移,实现身份和职业上的转变,即通过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市民化进程来实现的,这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进程,同时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条件下我国舆论场发生了深刻变迁,初步形成了官方舆论场与网络舆论场并存的二元格局,两个舆论场所讨论的内容、使用的话语乃至讨论的方式都大异其趣。实现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的良性互动对于国家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具有标志性意义,这种良性互动表现在:一方面,官方舆论场要能够对网络舆论场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以及民意诉求形成有效及时呼应,避免缺场和失语。同时,官方舆论场也能够对民间舆论场的负效应进行有效矫正,根本扭转长期以来网络舆论负面、偏激的价值走向;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与网络新媒体要实现深度技术融合,在此基础上通过创立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等形式为两个舆论场的良性互动搭建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9.
冯宏良 《理论月刊》2012,(7):121-124
社会政治稳定具有一种动态的内在逻辑,它可以从权力、利益、自由三个逻辑支点出发进行解读,从而形成社会政治稳定完整的逻辑结构。公共权力是政治运行的核心要素,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政治运行的稳定状态,利益是政治关系形成的逻辑起点,是推动政治运行的基本原因,自由是衡量政治运行秩序的基本价值尺度。社会政治稳定的逻辑结构体现为三个基本的逻辑向度:国家与社会的互动生长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规定性;利益冲突的生成与消解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的本质规定性;自由与秩序的互动共存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的价值规定性。  相似文献   
20.
社会政治生态指政治系统中的诸要素在运行和互动中所形成和显示出来的整体状态.公共权力是政治系统的核心要素,公共权力的运行模式和配置结构对于政治生态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就此而言,中国社会政治生态表现为权力主导下的渐进改革.渐进改革在历史行进中所展示出来的是国家释权与社会增权的一般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国家与社会的互促型均衡结构构成了改革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生态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