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社会团体与我国的社会建设——以学会和协会组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社会团体(社团组织)已成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团体的成长,一方面可以对传统的政府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拓展,另一方面又可以从根本上推动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随着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逐渐“外移”,社会团体承接政府剥离的社会职能会越来越多,从而推动着了社会团体也成为社会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多元教学法是综合运用本杰明·布鲁姆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同侪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的教学方法。足迹检验课程教学中综合运用多元教学法,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犯罪呈动态化、职业化、智能化、网络化特征,侦查工作在工作理念、工作模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基础环节的现场勘查工作产生深远影响.面对现场勘查多警种主体的融合、工作范围的拓宽、大数据思维的运用及现场勘查智慧化的挑战,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提高现场勘查的效能,是当前公安机关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股份回购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配合股权分置改革,政策上允许回购社会公众股后,逐渐被利用于股改,其工具性价值逐渐得到运用和发展。与此同时,股份回购在中国的实践运用中也呈现出一系列问题,等待我们思考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对绑架勒索罪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绑架勒索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犯罪分子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刑法作了重要补充后增设的新罪.近几年来,该种罪一直居高不下,成为我们打击的重点.但在实践中,我们对此罪的有关问题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不少分歧,本文就此略作探究.一、关于绑架勒索罪的犯罪对象问题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物.它在犯罪构成中所处的地位虽不及犯罪客体那么重要,但在许多犯罪中,犯罪分子正是通过作用于犯罪对象来达到危害社会,实现犯罪的目的的.绑架勒索罪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热敏纸作为重要的物证频繁在各类案件中出现,但由于其纸基上特殊涂层的影响,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手印显现效果不理想.基于热敏纸的特殊性,采用1,2-氢化茚二酮溶液对其上汗潜手印、鸡蛋清手印进行了显现,有效排除了涂层的干扰,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两大法系刑事鉴定制度对比一个国家的鉴定体制往往是与一个国家的司法体制紧密相关的。在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实行的是职权主义诉讼制度。相应的刑事鉴定制度是中立鉴定制度或称为法官委托制度,即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只有法官有权决定是否进行鉴定以及决定鉴定人的事项、选骋鉴定人的数量,并对鉴定人的鉴定活动实施监督和行为管理,法官有权决定鉴定结论取舍。法国和意大利都建立了鉴定人名册制度,由专门机构通过特定的考评,将全国具有司法鉴定资格的专家根据行业登记造册,并注明各自的教育程度、学术成就、专业经历等内容,供法官根据案件的需要从名册中选任。  相似文献   
19.
诉讼活动中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现象,往往是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激化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一规定表明,法律监督是我国检察制度的根本属性。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即检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解决。 但解决争议的途径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争议的解决。必须进一步完善立法,改善解决争议的机制,才能有效地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