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中日关系事关地区和平与稳定。近来日本对华政策进行调整,在国际政治及安全层面遏制中国的同时,力图在经贸层面加强对华合作关系。日方呼吁开展日中高层来往、启动对华全方位对话交流,以政党外交探讨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合作意向,发声改善日中关系。中国一贯坚持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发展双边关系,呼吁日方放弃对华"两面下注"的做法,全面落实中日"四点原则共识",共同推动两国关系回到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从国际战略及国际政治理念分析入手,对当代日本战略性外交及政治诉求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和诠释。其一,日本的战略性外交作为体现日本主体性的、旨在参与和主导国际事务的对外关系样式,充分表现出力求摆脱"和平宪法"、谋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的战略性政策取向。其二,日本战略性外交的政治诉求表现为:以解禁乃至行使集体自卫权,谋求日美同盟的对等性;通过价值观外交,构建"海洋民主国家"联盟;介入南海问题,离间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间关系;以激化钓鱼岛及东海问题遏制中国正当海洋维权,刻意渲染"中国威胁论"等等,已成为影响东亚和平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本文认为,日本战略性外交的政治诉求,不仅严重破坏了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环境,而且导致东亚安全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和尖锐化。从长远来看,日本仍将通过战略性外交谋求地区乃至国际事务话语权和主导权,继续渲染"中国威胁论",力求彻底摆脱"战后体制"及"和平宪法"第九条的束缚,实现日本成为政治乃至军事大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4.
对于新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而言,怎样面对朝野在众参两院各掌握多数议席的对峙局面,如何处理安倍政权的政治遗产,将成为新内阁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内阁成员贪腐、养老金丑闻等  相似文献   
35.
日本参议院5月14日在朝野分歧严重的情况下,强行通过了执政党提出的《国民投票法案》。该法案把国民投票的对象限定为修宪,公决投票年龄从20岁降低至18岁,并在参众两院设置宪法审查会等等。该法案的通过,与其说是完成“修宪”的法律程序,倒不如说是执政党以立法形式使日本走上“修宪”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36.
<正>日俄领土争端是指日本北海道东北部与俄罗斯北千岛群岛之间的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四个岛屿及周围一些珊瑚礁的主权归属之争。对此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俄罗斯称之为"南千岛群岛"。这四个岛屿二战前曾属日本管辖,在二战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失败之时,由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予以占领,至今仍在俄罗斯的管辖之下。日俄在"北  相似文献   
37.
<正>美国总统奥巴马出于强化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意图,到访日本并与日首相安倍晋三于2014年4月25日发表了《日美首脑会谈共同声明》(下称"日美共同声明")。安倍对奥巴马政府重视亚洲的"再平衡"政策表示支持。奥巴马总统则回报,"《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防卫"。这一强化美日军事同盟的表态,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国家利  相似文献   
38.
2月4日,中国一艘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正常海洋科考的船只,成了日本各大媒体竞相炒作的“道具”。据日本媒体报道,当天日本外务省向中国外交部有关部门提出照会,称“中国海洋调查船的活动范围是日本的专属经济区”,中方若要航行应事先通报。这种对中方的指责是站不住脚的。但需要警惕的是,日本在岛屿、领海、边界等与邻国存在分歧问题上的一些挑衅性提法和做法,很可能将具备日本国内的法理基础。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将向国会提出《海洋基本法案》,该法案表明,未来将任命海洋政策大臣、成立以首相为议长的综合海洋政策会议,还将讨论拟定海洋基本计划,如订定专属  相似文献   
39.
40.
我局的标准化管理工作起步较早。在1986年, 市局科技处成立的第二年,我们就首次参与制订了地方标准。这几年,在公安部的指导、支持下,我局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有效保障了公安科技和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