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金融危机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一定机遇,特别是农民工返乡,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经济、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但是,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消除,农民工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这对县域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有效地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地方政府政策选择中必须考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宪法正当程序的思考和分析,认为以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为核心的宪政建设,使宪法成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只有不断地创新,更新新品种,我们才能不被市场淘汰,才能挣上钱。"这是十二师二二二团三连职工门丽对笔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近年来,二二二团不断加大连队转型力度,其中,三连依靠其得天独厚的水源条件、旅游资源,很多职工发展起了水产养殖、农家乐、垂钓等;而在水产养殖中,三连职工门丽夫妇因其"不走寻常路"  相似文献   
15.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1]法治中国建设的根本立场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所在,也是我国现代法治与古代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的区别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法治实践中创造的伟大奇迹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满足人民需要的。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围绕人民性展开,始终把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置于首要位置。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并运用好法治中国建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全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