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姚莉 《北京观察》2009,(4):54-55
谈起服务业的发展,没有人质疑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提升生活质量做出的巨大贡献。可是在中国成为世界的工厂,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时候,服务业对社会就业所发挥的影响作用往往被缩小了。今天,人们忧虑2009年要出现经济下滑、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但有人说服务业的发展反而迎来了机会.这无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2.
法官的自治、自律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往学者们论及司法改革,多是从我国的诉讼模式、庭审方式等角度出发的,而很少直接以法官这一主体因素为核心来加以思考并进行一些制度上的设计与调整。实际上,法官是实现司法改革的目的———司法公正这一过程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本文围绕法官的自治与自律对于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以及法官如何做到自治与自律进行了探讨,旨在确保法官独立审判的实现及加强对法官切实有效的监督与制约,从而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33.
一、问题的提出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 1 6 1条第 2款规定 :“对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 ,严重扰乱法庭秩序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诉讼法第 1 0 1条第 3款、行政诉讼法第 4 9条第 5项以及修订前的刑事诉讼法第 1 1 9条也有与此类似的规定。这是在诉讼法中以刑法规范的形式对扰乱法庭秩序犯罪所作的规定。修改后的刑法吸收了诉讼法中的这一规定 ,在第 30 9条中将在诉讼程序中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规定为扰乱法庭秩序罪。刑事诉讼法修订以前 ,对于扰乱法庭秩序犯罪的追究…  相似文献   
34.
9月26日上午,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联合召开区人大代表书面意见、政协提案复查工作会议。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倪诗杰、副区长丁大恒、区政协副主席顾佳德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35.
2000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荣斌  姚莉  白冬 《法学家》2001,(1):87-90
一、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概况 2000年是中国刑事诉讼法学者对刑事诉讼法实施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年,2000年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呈现如下几个特点:其一,对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三年以来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36.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和地区的竞争将体现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和水平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快形成各城市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经济一体化格局,但我国现行体制上存在的诸多制度障碍,却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要建立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导向和机制,必须消除现行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次障碍,进行大胆的制度创新,通过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诉讼案件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遇到的专门性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我们的司法人员不可能是精通各行各业的专家。那么,在诉讼过程中,在遇有专门性问题时,司法机关就必须进行司法鉴定,或者指派、聘请鉴定人进行鉴定。当案件的主要事实,或者说案件的关键性事实必须依靠鉴定结论来定性时,实际上鉴定人所作出的鉴定结论就起到了“法官判决”的作用,可见,鉴定在诉讼中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我国的司法鉴定工作在立法方面,更主要的在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致使一些案件…  相似文献   
38.
人权问题的核心内容有二:其一是人权的范围,其二是人权的保障。普遍意义上的人权,内容是广泛的,保障措施也是多样的。但刑诉中人权保障却是最为重要的,可以说,刑诉法实际上就是一部人权保障法。在我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乃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刑事法律(包括刑事程序法)对人权的保障是畸形的,它一方面赋予统治阶级成员超常的诉讼特权,另一方面剥夺了众多诉讼参与人的正当诉权。统治阶级保护的是特权而非人权。  相似文献   
39.
诉讼活动的任务和它的性质要求诉讼程序完全公正。只有程序上的公正,才能保证准确地选择和适用法律,做到定性准确,量刑适当。 长期以来,西方法学家们也一直在探求程序公正的有关问题。他们根据无数次重复进行的审判实践所形成的经验以及反映出来的理性原则,对于程序公正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概括性的轮廓勾划,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理性化的公正模式、形式化的公正模式、主观上  相似文献   
40.
该罪的罪名应为“隐瞒财产来源罪”。其中之“隐瞒”.既包括对明显超出合法收入的财产来源不能说明,也包括不愿说明,还包括作虚假说明。关于举证责任,由于隐瞒明显超出合法收入的巨额财产来源这一行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用刑法调整这种行为并不存在“疑罪从有”的问题,由被告人承担大部分举证责任也是合理的。在客观方面,不能说明财产来源合法的,实质上是指“不能说明财产来源”.能够说明来源的,不论来源合法与否,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而不能按本罪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