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在苏东剧变以后的30年里,对从"原苏东地区"延续下来的国家和对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南斯拉夫的继承者塞尔维亚来说,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是主要内容。然而,对其他在剧变过程中和其后出现的国家来说,新国家构建和社会发展是主要内容。单纯的社会转型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涵盖不了"原苏东地区"。在30年的社会转型、新国家构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原苏东地区"有明显的去苏联模式化的共性、差别明显的地区性和彰显自身历史文化的个性等三重特征。正是因如此,"原苏东地区"各国最近30年的状况不仅是丰富多彩的,更是差异性特别大和内涵极为复杂的。正确地认识"原苏东地区"的多样性、差别性和复杂性,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在"16+1"框加内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有效合作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3.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两国逐渐交恶,东欧国家中只有阿尔巴尼亚与中国保持了密切关系。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与阿方进入"蜜月期",毛泽东曾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形容两国关系。同一时期,中国为阿国提供了大量的设备、技术和资金援助,并选派了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帮助其建立项目发展经济。70年代以后两国出现分歧,关系冷却,中方于1978年7月停止了援建。本文实录参与当时最大的援建项目之一——爱尔巴桑冶金联合企业的四位亲历者的口述,他们当中有技术专家、管理人员和翻译。他们以个人经历从不同侧面鲜活地重现了这段国际国内背景交织、政治经济相互作用的宏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64.
和平共处是中苏两国的主要对外政策。但是,由于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两国不仅对和平共处的内涵有不同的解释,而且在和平共处的实施上差别也很大,和平共处因而成为中苏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和平共处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动态性的,不能僵化不变地看待它,否则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的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65.
对中国社会发展来说,外资不仅具体经济上的意义,更具有政治上的意义.作为对外开放政策的一种具体化形式,外资流入的多少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快慢成正比,也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吻合.外资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以及实行这两种制度的国家之间复杂关系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程度的鲜明体现.外资大量流入所产生的冲击效应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66.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在中苏关系史上是从60年代末的全面对抗向80年代中后期的关系正常化的过渡。中苏关系上这种过渡性阶段的出现,既与中苏两国内部政治发展出现的过渡性有关,又与当时的国际局势的过渡性有关。系统地考察这一时期的中苏关系发展过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研究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一个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7.
1837年9月到1844年8月是恩格斯走上社会的最初七年.在这期间,恩格斯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立性强,也就是说,还没有与马克思合作并受其影响的痕迹.恩格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完成了自己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转变,而且提出的许多观点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时段恩格斯的经历与思想,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恩格斯为什么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有助于深化对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8.
保加利亚社会党第四十六次代表大会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欧盟给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保加利亚社会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它可以借鉴西欧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引进资金技术来改革在苏联模式下形成的种种不合时宜的弊端;但与此同时,也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方针政策以应对入盟所带来的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保加利亚社会党在2007年6月召开了第四十六次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69.
苏联模式在中国是如何被强化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着苏联模式显露出来的弊端,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和广大知识分子也开始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对待苏联模式的态度不同,这两种探索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最终的结果,不仅是以捍卫斯大林和苏联模式为基本出发点的探索大获全胜,而试图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模式者惨遭失败,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20多年中苏联模式以更加强化的形式主导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另外,苏联模式在中国的强化也是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0.
20年前,前苏联东欧地区经历了一场急剧的社会变革,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等3个联邦制国家解体,国家数目由原来的8个演变成28个,国家格局也发生了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