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97篇
中国共产党   126篇
中国政治   149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9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71.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去年在秦皇岛市海港区,横贯市区的港城大街东延工程竣工,为市区交通改善和群众出行带来了便利。  相似文献   
72.
1986年5月6日,杭州市公安机关突然逮捕了浙江精细化工研究所的所长戴晓钟,罪名为“科技投机倒把案”。 837天之后,1988年8月19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才作出宣判:被告人戴晓钟无罪。入狱两年零三个多月的戴晓钟,终于热泪盈眶地步入灿烂的阳光之下。而长期关注此案的新闻、舆论、科技、法律界的人士,却在思索着由此引出的严峻问题:一个在改革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民办研究所,为什么竟被整了三年之久?一起明明白白的冤案,为什么拖了两年多才获昭雪? “投机倒把”? 对于精化所在科技体制改革中的探索,在戴晓钟案发生之前,社会上曾有过不同的评价。科技界和新闻界的许多人认为,它是“改革中一枝出墙的红杏。”  相似文献   
73.
一、引言在各种案件中,常遇到与案件有关的破损纺织物和纺织纤维碎片,分析这些纺织物纤维的破损原因,将会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和证据。用扫描电镜鉴定纺织纤维的破损原因在国际法庭科学文献上屡有报导[1,2],但目前国内尚未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本文采用扫描电镜对纺织纤维的几种常见破损原因进行区分鉴定,并对纤维破损断端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建立纺织纤维破损模型.二、实验部分1.实验样品来自上海、重庆、丹东、南京等地的涤纶、尼龙、棉、羊毛等纺织纤维。2.仪器与条件KYKY—2000型扫描电镜,加速电压:30KV…  相似文献   
74.
田汉在走上革命道路之前,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西方各种思潮影响,抱有艺术改造中国之幻想,走过一段弯路。为此,当田汉于30年代加入中国左翼作家阵营时,不少人甚至包括田汉的一些好友,都曾对此带有几分不信任。有人认为“田汉始终是一个感伤的浪漫人物,他的左倾,也仍然是一种感情作用”,“无非是满足他那种浪漫的冲动而已!”(愈之《田汉印象记》)甚至有的同志直言,田汉“顶好还去做一个感伤的诗人,左倾的作品没有他的份”(《宗白华印象记》)。这些看法由于对田汉缺乏全面而真正的了解,失之于片面和偏颇。田汉不久即用实际行动证明自身坚定的革命选择,于  相似文献   
75.
烛光维也纳     
几周以来,我一直期盼着计划已久的维也纳之行.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不但对这座城市了如指掌,而且我还深深地爱上了维也纳.可是,就在启程的那天,从早上开始,到飞机把我带到目的地,我的情绪却越来越糟糕.先是在布里斯托没有找到住的地方,后来他们在卡特纳斯图斯给我找到了一间毫无生气的房子,里面没有什么家具,也没有取暖设施.接下来的午餐是不得不喝的蔬菜汤和欺负人肠胃的硬牛肉.  相似文献   
76.
宁未央 《南风窗》2007,(14):85-87
亚洲电影新浪潮的下一站,"20年前是台湾,今日是马来西亚了"。你是否曾看过一部马来西亚电影?按国籍来论,马来西亚最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导演是蔡明亮,影迷众多,尤其得到评论  相似文献   
77.
“王昌国死啦”消息一传开,人们都震惊了。这个年仅二十五岁的青年,是象山县贤庠公社西山下大队的生产队长。他勤劳能干,忠厚老实,是个受人称赞的“好后生”。可是结婚不到半年,就被结婚时所欠下的债务逼死了。  相似文献   
78.
当前世界正在酝酿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在即将到来的这场革命中,究竟对我国劳动力结构会引起什么变化,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一、新技术革命对劳动结构的影响 新的技术革命必然会引起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构的变化。我们知道,任何社会劳动都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总和。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脑力  相似文献   
79.
开始的勇气     
1915年,丘吉尔被撤销了英国海军大臣的职务,回到家乡调养散心。那天,他独自在花园里转悠。遇见弟媳琼纳夫人正在练习水彩写生,便在一旁驻足观看。几分钟后,一朵清秀的花跃然纸上,他忍不住夸赞起来。弟媳友好地将画笔递过来,示意丘吉尔也画几笔试试。毕竞从未接触过画笔,他便连忙摆手推脱,窘得满面通红。  相似文献   
80.
从指向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文化多样性所关注的对象、内容与民族密切相关,民族是两者内容延伸的共同出发点,二者的关系实质上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作为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需要在时代环境下充实和丰富;作为实践,文化多样性的践行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为达到以上目标,在此分析了二者在民族这一交汇点上的共通性,并尝试从民族的历史定性、民族平等、民族自主、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文化多样性的内在一致性进行分析,从理论方面对二者的关系予以建构,为二者的共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