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人多地少的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宋协娜冯雷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以及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总体目标上虽然大致相同,但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各国却因各自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  相似文献   
22.
宋协娜 《理论前沿》2003,(16):33-33
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是在解决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世纪之交时代特征和国家形势的新特点,立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理论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党以改革的精神来观察党建问题,勇于破除传统党建观念的束缚,在推动经济市场化、社会现…  相似文献   
23.
思想建设作为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思想建设规律是客观规律与思维规律在现实世界的本质体现,产生于、存在于、实现于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实践活动之中,内在于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4.
信访治理可视为系统性难题的破解与体系性创新的过程。作为回应社会发展复杂性与妥善处理各类矛盾迫切性的再制度化,《信访工作条例》这一顶层设计及实施,旨在提高党对信访工作领导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信访治理制度化的演进逻辑源于时代化的矛盾特征,其成果保障统领着整个信访体系的有效运行。在健全完善新时代信访工作格局过程中,应着力信访工作制度性分工与结构优化、信访相关利益与需求供给多主体协调、信访工作目标相容性与组织化等方面的统筹治理。  相似文献   
25.
《基本法》与回归后的香港政治体制●宋协娜依照《中英联合声明》的规定,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此后的香港将结束英国殖民统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则是我国政...  相似文献   
26.
论新时期党的意识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意识是党对党的自身状况、党的责任、任务、使命以及人民期望的体认和领悟,也是党对与党的性质、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的自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对党的意识的新发展。从总体上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创新了党的三大意识:共产党意识、执政党意识、在中国执政的共产党意识。  相似文献   
27.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理论创新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改革实践对理论指导的要求和渴望。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  相似文献   
28.
信访问题泛指有悖于正常信访秩序并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异常信访行为或信访形式。信访问题预警是运用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方法,在对信访及信访过程中所反映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监测、评估和研判的基础上,提前发现并预报可能引发的信访问题的过程。用于信访问题预警指标体系必须建立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之上。具体指标及其权值的设置应当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9.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不断提高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方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重视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建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30.
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关键和要害。必须从“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伟大工程”的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研究党的执政能力现状和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标准 ,考察政党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和社会对政党发展的制约因素 ,明确中国社会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时代要求 ,明确党在新时期的社会定位、社会作用的方式和途径 ,对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党的领导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制度化途径 ,寻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