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富人”?“富人”为何不肯交纳个人所得税?我国个税政策怎么就管不住“富人”……有关中国“富翁”们的话题再次成为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12.
13.
朱熹在理气论的基础上构建其宗教思想体系。他以"理"、"天理"来重新解释孔孟所信仰的"天"与"天命",并将体行天道、成为"圣人",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他又用"气"之聚散变化来说明人的生死和鬼神问题,使儒学(包括其鬼神说)成功实现了一次由粗糙向精致的转变。朱子的宗教思想是儒家反对佛、道的有力武器,对维护儒学的至尊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进  王家兵 《政法学刊》2006,23(1):56-59
波斯纳刑法的经济分析关于刑罚的目的既不能包含报应刑论和特殊预防论,其提出的政策方案也不能取得有效的一般预防效果,加上与其法律经济分析的并不合正义的哲学基础——财富最大化的逻辑矛盾,所以刑法的经济分析的意义十分有限,对刑法进行纯经济立场的分析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所铸就和形成的民族精神及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资源和价值支持。通过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加深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党员干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助于当前经济社会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作为今年刚开始订阅贵刊的新读者,接连一口气读完了第一、二两期,感到好:编辑方针好、栏目设置好、文章内容好、视角新颖好、富于独创好。作为全国人大系统独树一帜,公开发行的人大理论刊物,它非但提出了贵刊“理论性、实践性、探讨性”的编辑方针,而且兼顾了指导性、超前性、多样性。贵刊真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花圃中的一枝奇葩,别开人大理论研究工作的生面,管领中国人大学学科的风骚,希望能在极一时之盛的有利条件下,乘势而上,把贵刊推上更高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卫生行政处罚、卫生行政仲裁、卫生行政强制措施和卫生行政强制执行是常见的卫生执法行为,它们既可相互联系又可相互区别,在实践中极易混淆,分析它们的区别,无论是对更深入地研究它们的内涵和外延,还是对在卫生执法中更好地运用它们是不无裨益的,现就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它们的区别。一、概念不同:卫生行政处罚是指卫生执法机关对违反卫生法规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所给予的一种行政制裁(以下简称处罚)。卫生行政仲裁是指卫生行政机关以第  相似文献   
18.
从正当防卫的违法性阻却根据和构成要件出发,结合具体案情,分析被绑架者杀人行为的正当防卫符合性,并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其他阻却性事由。  相似文献   
19.
张进 《法制与社会》2013,(13):292-293
我国《刑法》第4条明确规定了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这一原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具体化,也是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但在刑法中平等的价值基包括哪些要素,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笔者在拜读冯亚东老师的《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和《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兼谈自然法》这两部著作后,受到冯老师提出的"平等悖论"的启发,认为刑法中的平等价值应该包括罪刑法定主义、形式平等为原则兼顾实质平等和罪刑的符合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儒学是一种以"和"为最高精神的学问,其中不仅蕴含着自然、政治、社会秩序的和谐思想,最终又把追求和谐有序的理想落实到人类内心的道德境界之中。这种追求内心世界和谐的思想,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