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化生态内部的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是依据各种具体文化形式中话语内涵的不同而划分的。在当代中国,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探析并力图解决这些矛盾冲突是达到并保持文化生态理想状态的唯一路径。  相似文献   
52.
徐建 《桂海论丛》2008,24(2):88-90
文化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态建设的提出,要求从整体上着眼于各种文化具体形式之间的整合。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三个具体文化形态,即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在经过整合以后才能克服各自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给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3.
徐建 《中国残疾人》2008,(11):30-31
高学历残疾人就业形势及价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等院校残疾大学生人数也逐年上升。例如有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高校共录取湖北籍残疾考生334人,比2002年增长近150%。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全国残疾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残疾人为9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残疾人为406万人。  相似文献   
54.
徐建 《中国律师》2005,(5):64-64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展开一场“社”与“资”的争论,其结果为我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公”与“私”的矛盾又突显出来,人们传统观念认为: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公有制才是社会主义,人们担心私有制的发展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私有经济扩张造成公有资产的萎缩。人们虽然承认私有经济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力量,但又不愿赋予其应有的名份和地位,因此,反映在对我国现阶段公有制性质的表述上,用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这个概念。实践证明,“非公经济”这一概念非常值得商榷。一、不利于划分非公有制…  相似文献   
55.
德高望重的革命老前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创始人、尊敬的老师黎群同志经过与癌症的顽强斗争,走完了令人尊敬的光辉一生,给我们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和宝贵的财富,今追忆几件往事,以寄托我们的怀念与哀思。  相似文献   
56.
2012年,济南市历城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学好习、干好事、服好务"的工作思路,围绕中心促发展,强化监督惠民生,有力推进了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步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坚持用支持发展的理念谋划人大工作,从加快发展的角度定位人大工作。由区人大常委会等部门组成的全区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突出监督机制创新与发挥考核杠杆作用两个关键,积极推进行政  相似文献   
57.
<正> 被告谷玉泉,22岁,一九八○年8月2日路遇一骑车的老工人,便跟上前去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棍向其头部猛击一棍,将其打昏,然后骑车逃走。待走出约百米后,唯恐被害人苏醒后报案,于是返回现场将被害人投入河里淹死。围绕此案如何定罪,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单一犯罪,应定抢劫罪。理由是:  相似文献   
58.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深入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构建也置于和谐社会理念的框架之下。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内容与和谐社会理念的核心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中的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建立以普及完善教育制度、实施科学就业战略为主要内容的宏观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9.
关于可持续消费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 《桂海论丛》2006,22(3):64-66
消费主义是一种在资源、环境、生态意义上不可持续的消费,它给人类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类要走出困境和危机,就必须在批判地反思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可持续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伦理。这种新的消费伦理从人的合理需要、从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角度出发,力求使人们的消费方式由奢侈性消费转向生态型消费,由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由贫富悬殊的不公平消费转向均衡性消费。  相似文献   
60.
“富二代”犯罪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二代"犯罪是当前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我个人有以下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第一, "富二代"犯罪问题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是在当前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