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今年8月18日,迫于弹劾压力的穆沙拉夫宣布辞职后,9月6日巴基斯坦再次举行总统选举。结果已故前总理贝·布托的丈夫扎尔达里以较大优势击败对手,成功当选巴基斯坦新一届总统,任期5年。扎尔达里的胜出,不仅使布托家族又重新回到了政治权力舞台的中央,也使其自身身份发生了重大蜕变:从阶下囚到总统。  相似文献   
12.
朝鲜核试验,很可能已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放出了核扩散这个魔鬼。由于朝鲜是个遭国际社会多年孤立和封锁的小国穷国,连这样的国家都能制造出核武器,会让更多的国家相信自己同样可以,更何况核试验之后外界的惩罚并不是致命性的。  相似文献   
13.
时宏远 《南风窗》2008,(3):79-81
也许,辛格总理从共产党执政的中国"取经西归"后,会拿出更多的鲜活案例来说服同样尊奉马克思主义的左翼盟党顺应潮流,给已经落后13年的印度经济改革一个新机会。  相似文献   
14.
时宏远 《南风窗》2007,(3):75-77
“我们有洪灾和台风,许多人因此而丧生。但卡莉达和哈西娜比这些更糟糕,两个夫人是我们国家最可怕的灾难。”  相似文献   
15.
时宏远 《党政论坛》2009,(16):28-29
喜欢拿自己与中国比 印度总喜欢与中国进行对比,“凡中国有的,印度一定要有;中国没有的,印度也要有”。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中国2006年底刚一公布载人登月计划,印度立即就表示“决不能落在中国的后面”。随后,印度宣布将在2020年之前把印度的宇航员送上月球,这样就比中国提前了4年。  相似文献   
16.
由于对一些国际问题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加之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需要合作应对,印度、巴西和南非创建了三国对话论坛.经过几年的发展,对话论坛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三国不仅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加强了协调与沟通,而且还在一些具体领域展开了合作,三国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对话论坛虽然已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不少挑战:三国在各自地区内的领导地位不被其他国家所认可,三国本身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竞争,距离遥远使彼此之间的贸易成本偏高.受这些因素的制约,三国对话论坛难以快速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7.
印度是一个软实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 其博大精深的文化、稳定的民主制、有声有色的全球外交以及人数众多且成就突出的海外印度人都是印度比较突出的软实力,对印度的崛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印度的软实力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文化中的一些弊端和陋习,民主制中的一些缺陷以及地区外交政策的效果不佳,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甚至阻碍印度的崛起.印度只有克服这些缺陷,才能做到真正崛起.  相似文献   
18.
冷战期间,除出现过短暂友好外,印度与印尼的关系整体上都比较冷淡。冷战结束后,两国关系开始逐渐升温,并变得越来越密切。这主要因为两国都希望通过合作促进各自的经济发展、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和制衡中国。此外,印度还希望借助印尼的力量扩大和巩固"向东看"政策成果。由于不存在根本性利益冲突,两国关系还会继续升温。  相似文献   
19.
印共(毛)崛起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4年成立后短短4年多的时间里,印共(毛)便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这既得益于印度农村普遍存在的贫穷、土地改革的不彻底和严重的种族歧视,使印共(毛)能够轻易赢得大量群众的支持,也得益于政府警力的不足和印共(毛)自身采取的一些适当措施.虽然印度政府对印共(毛)采取了打谈两手的措施和对农村进行了更多的投入,但效果都不太明显.印共(毛)仍是印度国内安全的一大威胁.  相似文献   
20.
三面环海的印度海上利益广泛,主要包括政治利益、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为了保护这些利益,印度分别于2004、2007、2009年发布了三个海洋文件,大体勾勒出印度海洋战略的总目标:主导印度洋、东进太平洋.该战略目标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威慑性和排外性.现阶段,印度虽然与美国在印度洋存在矛盾,但两国更多地保持着合作关系;印度将中国视为其最大的海上挑战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