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58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融资租赁合同中承租人对出卖人享有索赔权,其理论依据是债权让与说:依据契约条款,租赁公司将自己对于供应商的买卖契约上的请求权转让给承租人。承租人行使索赔权须具备三个条件:出卖人不履行买卖合同义务;出租人、出卖人、承租人三方约定承租人对出卖人有索赔权;该约定须符合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22.
123.
文章在廓清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教育中教育生态观构建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教育应实现政策生态、教学生态、价值生态的全方位治理。  相似文献   
124.
如何评价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经验?李利总结和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即把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但有一种看法却相反,对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经验持全盘否定态度,把它看作是我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的战...  相似文献   
125.
李利红 《工会论坛》2009,15(4):27-29
在我国劳动关系中,女性性别歧视既表现在就业机会的争取上,也表现为在就业后的各种歧视条款方面,而在职业待遇上,女性性别歧视也是客观存在.不过是以隐蔽性的形式出现。产生女性性别歧视的深层次原因,可从统计性歧视分析、经济学原因分析和政府政策失灵三个方面去寻找和探究。解决我国劳动关系中女性性别歧视的对策,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女性生育成本社会化问题和加大执法力度,把女性所享有的男女平等的各项权利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6.
127.
本刊讯(记者 李利)新春过后上班的第一周,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社迎来了201 5年编委座谈会.与会编委近30人汇聚一堂,听取了本刊社长王新对杂志改版八年来工作的总结汇报,观看了杂志社宣传片,编委们积极发言,建言献策,摒弃浮华与空话,为杂志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可落地、好操作的建设性意见,不少编委勇挑重担,当场表态全力支持社里安排、积极参加杂志社举办的活动、承担编辑部任务.  相似文献   
128.
<正>记者观察"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久安方能长治,地处核心区与文保区的安定门街道就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街道制定了2030年总体规划,街道办历任领导秉承一个规划,不仅善治,坚持法治,引导自治,实现美治,更重长治。美美与共,久久为功,或许正是这种"功成不必在我任,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忘我与实干,安定门街道1.76平方公里辖区上69条大小胡同才得以保持十足京味儿而又充满现代气息。去过安定门的朋友一定有同感,胡同里停车是一大难事儿,眼瞅着能到达的地儿,人在车里却一时半会儿  相似文献   
129.
资源型农村的治理困境及出路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梳理新中国60年来煤矿产权制度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产权制度对资源型农村治理的影响,认为资源型农村的发展困境根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资源产权制度设计不科学造成了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以及由此形成的矿村关系;二是利益失衡进而导致资源型农村的生存危机和矛盾纠纷,最终造成资源型农村有发展无增长。因此,应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实现资源型农村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0.
白顺清  李利人 《求实》2016,(7):23-30
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对真理的理解具有很明显的实证主义色彩,把真理的判断标准仅仅付诸于实践,这样的理解对真理本身所应具有的内在必然性关注不足。马克思认为"真理是一个实践问题","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形成了人的对象化产物,人再以"全面的人"去占有自身的对象化产物,在这种人与自然的互动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某种同一,即实现了具有必然性的真理。这种"实践真理"也预示着人要获得真理就得应用自身的全部的感官去占有对象化产物,为此人必须解放自身,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