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2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李北方 《南风窗》2012,(6):46-47
世行报告虽没有直接提国企私有化,却清楚地表明了这层意思,使用了诸如国企"所有权多元化"(Ownership Diversification)、政府要"后退"(Scale Back)等提法。  相似文献   
142.
李北方 《南风窗》2016,(5):76-79
正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还没有完成,甚至有被中断的危险。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目前处在一个很微妙的状态下。一方面,中国生产着世界上最多的工业产品,经济总量坐二望一,增速虽趋缓,但仍然是增长最快的,超过美国是早晚的事,很多人对崛起感到乐观;另一方面,经济也进入了困难时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腾笼  相似文献   
143.
李北方 《南风窗》2014,(7):10-10
<正>中国人对世纪之交的科索沃战争印象深刻。在那场以制止人道主义危机为名对一个主权国家的狂轰滥炸中,我们从西方听说了一个理论创新:人权高于主权。伴随着科索沃战争的炮声,由17世纪中期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的主权神圣原则轰然倒塌,从此不再构成西方对他国进行干涉的障碍。西方向世界出口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的道路变得通畅了。  相似文献   
144.
李北方 《南风窗》2014,(9):96-96
李敖说,世界上最恐怖的动物是前妻。我没有前妻,对此论断不敢妄评.但我知道有一种动物比较恐怖,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很多人会跟我有同感。这种动物叫“马院老太太”。  相似文献   
145.
李北方 《南风窗》2014,(15):2-2
<正>和平时期的国家间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话语体系的竞争,也就是所谓的软实力竞争。话语体系是规则的基础,在话语的竞争中不占有优势,在规则的制定中就没有发言权。这在中国与西方打交道的过程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多年了,但一些西方国家仍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此外,西方国家还经常拿其他话题对中国说三道四,时常将中国置于不得不自我辩解的境地。这是因为当今世界上的主导性话语体系是西方人发明  相似文献   
146.
李北方 《南风窗》2014,(20):33-34
30年后的莫干山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已成往事,上山的未必都有共识,但暂时还可以大体上相安无事。但,未来呢?  相似文献   
147.
<正>小时代的一个好处是,永远不缺好玩的事。这不,方舟子和崔永元要打官司了。这两个老朋友的争斗是从方舟子组织试吃转基因玉米开始的,但很快超出了转基因的范畴。本文不打算评论二人之间的是非,只想简单谈一下转基因问题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关于转基因的论战可谓多矣,最核心的话题是转基因食品到底安全不安全。正方说,从科学的角度,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推广,反对者不懂科学;反方说,科学界对安全性还没有共识,所以要慎重,支持者是搞科学主义。还有人更直接地说转基因有毒害,应该禁绝。  相似文献   
148.
歧视与隔阂     
李北方 《南风窗》2013,(14):4-4
你是哪里人?在人际交往中,这个问题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这反映了地域认同感的存在。地域认同感包含着相辅相成的两面,一面是对家乡(人)的高度认同,另一面是对其他地域(以及那里的人)的贬抑,这造就了包裹在很多地方身上正反两面的双重神话。此类神话的受害者,以河南人为甚。族群也是制造认同与歧视的基本单元。在以族群关系为表象的冲突时不时  相似文献   
149.
有些英国的底层民众好像不大懂得人死为大的道理,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后,在伦敦、布里斯托、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地都出现了集会,欢庆撒切尔夫人的死亡。他们喊得最响亮的口号是,那个婊子死了!(The Bitchis Dead!)围绕葬礼,仍旧是抗议和争议不断,数人因此被捕。一首名为《叮咚!那个巫婆死了》(Ding Dong!The Witchis Dead.)的歌也被顶上了排行榜的前列。  相似文献   
150.
李北方 《南风窗》2013,(23):8-8
历史地看,城镇化从来就是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而产生的聚集效应的自然结果,从未有靠运作土地而实现的城镇化。费孝通先生一生志在富民,在新中国成立前就为实现这个目标勾画了他的路线图。在他看来,农民要富起来,要旨在开源节流,即一边减轻负担,一边增加收入。在减负一边,他设想的是消灭地主阶级,减去压在农民身上的地租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