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历史实践、国际比较和责任担当使得中国共产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大自信”各有其内涵并融为一体.中国共产党要全面认识自己,积极消除误解,做好示范表率,将自信转换为带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近期,全国各地都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笔者经过学习,深有感触,深受教育。笔者认为,在反对腐败的斗争中,党员干部一定要用“准则”对照和衡量个人的言行举止。换言之,党员干部要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一、在自律与他律中,党员干部一定要把自律摆在首位 按照矛盾法则,事物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内因,自律是一个人的自我约束力的内在要求,可以自觉抵御不良影响并防止向坏的方面转化。有自律意识就能规范个人品德行为,自觉用党员的标准去约束行动。他律是外因,只是变化的条  相似文献   
13.
高校工会是高校的群众性组织,是高校党政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其重要职能就是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高校工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服务学校发展和服务教职工发展的能力,必须构建服务教职工长效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体察民情,构建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关注民生,构建分类帮扶教职工的长效机制;引领民风,构建开发教职工心智潜能的长效机制;尊重民意,构建教职工信息沟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引入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从学生党员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成长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科学路径,力争使学生党支部在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中创先争优,在创新活动载体中创先争优,在增强党员队伍生机和活力中创先争优。  相似文献   
15.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个30年或前后30年.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然而。“很多人在强调中国经济改革高度成功的时候.总是首先隐含着一个对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否定.似乎只有全面否定前三十年才能够解释后三十年中国的改革成功.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培养我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辅导员的种种心理不适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维护辅导员心理健康必须内外兼修,双管齐下,通过辅导员自身发展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来优化辅导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秦安县立足林果大县实际,在双联行动中以培育产业促增收为主题,以做大做强林果主导产业为核心,充分发挥双联行动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四大优势”,紧紧围绕规划科学化、基地规模化、管理精细化、果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等“五化”目标,上下级联动聚合力,整流域推进建基地,片带式开发强产业,力求从根本上增强造血功能、解决贫困瓶颈,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地把"以人为本"思想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理想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即实现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这个理想社会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每一个人都获得了自由。要让每一个人获得自由发展,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这是以人为本思想所应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9.
王东红 《党的建设》2011,(11):30-30
当前,秦安县正处在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和“11132”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是必须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马克思、恩格斯至少有151件作品和800多处文字直接论及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马克思撰写了十几篇关于中国的通讯,向世界揭露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真相,为中国人民伸张正义。"一定程度上,"中国"事物以及话题是马克思文本群、思想史、革命斗争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观"丰富了马克思哲学、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