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6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青少年实施犯罪有一鲜明的特点,就是使用暴力,这是由于在其成长和生活过程中倾向于采用暴力方式解决矛盾,形成了稳定的暴力犯罪发生机制。因此,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有必要从罪前、罪中、罪后三个阶段展开干预。  相似文献   
13.
以游民意识与主文化的冲突为视角解读农民工犯罪问题,面临着文化冲突理论适用场域的差异、游民意识的存在、农民工犯罪亚文化的形成等疑问。而从根本上讲,制度性障碍造成的不良生活环境是农民工犯罪的主因,因此以文化冲突理论解读农民工犯罪问题,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杀人是一种最令民众感到恐惧的严重暴力犯罪。杀人犯罪牵涉较广,成因复杂,通过科学实证研究探寻杀人犯罪热点模式,可以抓住杀人犯罪形成机制的重点问题,促进对杀人犯罪有针对性地防控。立足C市72件杀人犯罪案件,发现杀人犯罪存在如下热点模式:被害人促发作用不是重要问题,具有暴力亚文化的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重叠性的攻击行为是陌生者之间杀人的主要促因;情感纠葛才是关系密切者杀人的主要动因。因此需要据此采取对应的杀人犯罪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不良信息借助现代传播方式的发展,通过传播主体偏差倾向与传播受众缺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社会冲突事件的发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良信息传播在社会冲事件的全过程中持续发生作用,沿着敌意主体扩散和敌意对象泛化两条路径双向扩展。为有效防控社会冲突事件,必须展开对社会冲突事件中不良信息传播的调控,化解冲突的观念,阻断冲突事件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年龄序列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是美国新近兴起的一种犯罪学理论。在成年犯罪原因上,认为婚姻和工作强化的社会纽带可以成为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抑制因素。然而,通过对中国农民工流动人口犯罪和日常行为中的“家庭因素”进行考察分析,那么该理论“良好婚姻所形成家庭的社会纽带能够抑制成年犯罪”的结论就会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急剧转型与强化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犯罪学应该通过自身研究路径的展开来实现犯罪学的学科价值与满足社会的客观需要。具体来说,应该科学借鉴域外与挖掘传统的犯罪学理论成果,创新具有本国特色的犯罪学基础理论;树立正确的犯罪学实证研究理念,扎实与系统地开展中国犯罪学本土的实证研究;积极参与刑事立法与司法运作,在社会防卫与公共政策方面体现犯罪学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刑事和解是一项兼顾被害人与加害人利益的新的刑事政策,其目的是恢复加害人与被害人原本所处的社会关系,平复被害人的损失和创伤,并促使犯罪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从犯罪学的角度,可以对刑事和解进行一些独特的思考。刑事和解理论的提出是犯罪学研究的应然趋势和新的尝试,但其本身也面临着一些悖论性的困惑,而犯罪学的研究既是解决刑事和解建构困难的可靠途径之一,也是对其可行性问题检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立法诉求是普遍性提升家庭教育能力、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但在柔性立法整体框架下,偏重指导和促进的倡导性措施难以全面应对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犯罪或者遭受犯罪侵害反映出的家庭教育存在的不同问题。在教养方式不当轻型和监护直接侵害等重型之间,应当着眼法法衔接与路径贯通,进一步释明《家庭教育促进法》第49条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强制性内涵,强化国家对家庭监护功能障碍、不易自愈监护行为的司法干预,以督促监护的强制性令状方式建立一种有效的中间措施,形成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建议书、强制性督促监护令和刚性撤销监护人资格的规范体系,以社会法的家庭教育方法路径促进《民法典》等监护责任内容的实现。就督促监护的具体构造而言,可以从明确督促监护令的体系化内容要素、确定规范化的适用范围、完善前期调查评估和后期跟踪调整程序、协同社会支持力量、构建阶梯式强制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造成农民工子女走上犯罪的道路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不良的居住环境及由此所引发的其他问题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因素,因而为实现预防和减少农民工子女犯罪的目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