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16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246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人民网《透视公款吃喝》一文披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公款吃喝支出,1989年为37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2002年达2000亿元,2005年突破了3000亿元,2010年和2011年,每年至少一万亿元。《人民日报》发表系列文章批判“公款吃喝”,问诊专家“上百个红头文件为啥管不住公职人员一张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反浪费”是一项政治任务》。可见,治理公款吃喝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政治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台湾海峡与朝鲜半岛是东亚地区两个非常敏感的地区,海峡两岸关系与朝韩南北关系的变化动向,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与朝鲜半岛南北关系的形势变化,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台湾问题或海峡两岸关系与朝鲜半岛南北关系问题的性质不同。前者是中国内战的延续,目前呈现尚未统一的政治对立状态;后者是国际社会强力介入造成的朝鲜半岛分裂及出现“一个民族、两个国家”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正第三章五年计划下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①第一节苏维埃经济彻底社会主义化的历程起初,国外并没有把五年计划当回事,仅将其当作一种宣传,意在激励人们工作。这种怀疑论走得太远了;当计划的内容在苏维埃俄国大多得以落实时,怀疑让位于震惊,在某些圈子里,及至痴迷。然而,彻底的怀疑与过度的痴迷一样,都是非理性的。但是,怀疑论者有一点是对的:一眼就能看出,计划的巨额投资并没有带来一般生活水准的同步改善。同时,不要忘记,掌控所有资源、以  相似文献   
14.
本刊2012年第3期刊载了20世纪上半期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鲍里斯·布鲁兹库斯(Boris D.Brutzkus)的《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上卷1—6章,2013年第1期刊出该书上卷第7—10章及下卷第1—2章,2014年第1期刊出了下卷第3章1—3节。本期刊出该书下卷第3章第4—6节及第四章。至此,全书连载完毕。鲍里斯·布鲁兹库斯,1874年10月生于立陶宛,1908年在彼得堡农学院任教,1918年任彼得堡农业研究所教授,作为俄罗斯一流的农业问题权威,1922年任农业人民委员部彼得格勒省农业计划委员会主席。还在苏俄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1920年,他不断发表演讲批评苏俄的共产主义试验。1921年底将演讲内容整理成文,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民经济问题》为题,在俄国技术协会第十一部(工业经济部)创办的《经济学家》杂志上连载。杂志的立场和观点受到列宁、季诺维也夫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激烈指责,杂志被查封,布鲁兹库斯和杂志编辑部其他大部分成员被捕并被驱逐出境。布鲁兹库斯被驱逐后去了德国,任柏林俄语学院教授。他和一些被驱逐的俄国学者一道创办了"俄罗斯科学研究所",继续从事苏维埃俄国经济问题研究。德国纳粹上台后,"俄罗斯科学研究所"宣告解散,布鲁兹库斯谢绝英国伯明翰大学的邀请,前往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任教。大战爆发前患肺癌去世。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布鲁兹库斯的《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第一次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亲身体验系统地批评了计划经济体制,论证了市场经济必然性与合理性。冯·哈耶克把布鲁兹库斯与冯·米瑟斯和马克斯·韦伯并列为20世纪早期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核心问题的开拓者,认为他们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显示了非凡的预见。种种原因,中文读者对布鲁兹库斯了解甚少。本刊1997年第1期发表的俄罗斯经济史专家列·希罗格罗德的文章《论布鲁兹库斯及其专著〈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央编译局张文成教授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2期上的文章《计划经济体制命运的预言者?——布鲁兹库斯及其〈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可能是对布鲁兹库斯作系统介绍的仅有的两篇中文文献。刊发《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望能有助于学界对这位思想家的研究。本译文根据George RoutledgeSons,Ltd.1935年版译出。  相似文献   
15.
王建民 《台声》2009,(2):18-19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对30年对台工作实践、成果和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了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充分体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对台方针政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促进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指针。尤其重要的是,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六点意见”中,先后提出“共同认知”、“共同责任”、“共同发展”、“共同利益”、“共同意志”、“共同家园”、“共同开创”、“共同奋斗”与“共同享有”等十多个“共同”概念,标题也是以“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王建民 《台声》2013,(9):49-50
8月9日至14日,民进党元老、高雄市长陈菊展开第二次大陆之旅,参访天津、深圳、厦门、福州4座城市,并邀请5座城市(另有山东日照市)参加9月在高雄市举办的亚太城市高峰会,引起海峡两岸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两岸签署经济协议,目的是要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与共赢双赢,而不是让一方得利、不让另一方发展,更不能将两岸经济协议的安排、优惠措施与大陆同其他国家或地区签署的协议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8.
当前,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以情感沟通、矛盾调解为主题的节目,如北京卫视的“谁在说”、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山西卫视的“和事佬”、湖北卫视的“调解面对面”、贵州卫视的“调解现场”,等等。上了这类电视节目的人,其实相当于把自己的“家丑”大胆地“外扬”了,有些人甚至毫无掩饰,直言不讳,更有甚者,还在节目现场出口成“脏”、大打出手,似乎将“家丑不可外扬”这句古话忘得一千二净。  相似文献   
19.
台湾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类似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立法机构就是台湾的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然而,现实中的台湾立法机构则成为负责人王金平的“政治帝国”,垄断了立法机构权力20余年,置民主运作机制于不顾,  相似文献   
20.
民进党执政前“反商”,执政后则实现政商结盟与官商勾结,包括陈水扁在内的许多官员纷纷倒在官商勾结之下。如今民进党新一代政治精英的代表蔡英文成为民进党内最具竞争力的台湾下届领导人竞选人之一,也有着越来越强烈的“反商”倾向,对台湾是祸是福,也许只有用实践来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