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7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学德育是否卓有成效,将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基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及社会的稳定。但是中学德育却总是存在着许多令人难以满意的现实问题。于是有的教育工作者把原因归结为现在的学生太难教育,有的学生则认为教师水平太有限没有说服力与感染力,有的家长认为有的老师不尽责任……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只有客观地找出现实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充分发挥德育对中学生人生旅途的定向导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谈先进典型的培养及其环境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示范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现实的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典型示范法时 ,往往只注重先进典型对环境优化的作用 ,忽略了为先进典型提供好的培养和成长环境 ,以至于出现了一系列的弱化现象。要克服典型示范的弱化现象 ,必须注重良好环境的建构 ,把先进典型的培养及其环境的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导致政治文化的多元化。在全球化背景下, 我们应采取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全球化对我国政治文化带来的挑战, 正确认识我国政治文化现状, 明确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科学建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吸毒现象呈现低龄化、低文化程度,闲散性、团伙化,复吸率高、艾滋病感染率高、犯罪率高,品种多样化与新型化的特点.认知的偏差、寻求自我认同的误区、问题应对方式的缺陷、凸显自我追求时尚的怪圈及人生观的扭曲,是青少年吸毒行为的主观成因.吸毒行为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主要有系统预防的倡导性策略、家庭辅导与社区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屌丝"文化的形成,是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形成的一个缩影,其形成的机理与互联网的特点密不可分,同时"屌丝"文化又是当代青少年青春情结的再现,体现深层的社会原因与群体心理机制的形成。探究"屌丝"文化生成与流行的根本原因,有利于把握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少年流行文化,更好地了解与理解当代青少年群体,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谈情商培养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才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任务,但是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怎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这仍然是我们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所要探讨的中心问题。可以说现在人人都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但是在现实中学校教育仍然难以步出应试的局限,这  相似文献   
17.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里,小平同志提出了关于发展的论述。通过学习后,加深了我们对"抓住时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理解。一、社会主义的中国,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发展经济在制定"八五"计划时,有一种意见认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百分之六就可以了。针对这种观点,邓小平同志讲"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同志用中国老百姓朴素的语言说出来的一个深刻道理。正如小平同志指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7页)  相似文献   
18.
社会化是每个人都经历着的学习社会文化和社会规范、模仿社会行为、获得社会角色的过程。家庭、学校、同龄群体、社会集团和各种组织机构都是实现社会化的中介。与成人相比,青少年的社会化尤其重要,因为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渐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社会化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重要阶段。生理与心理的变化为青少年恋爱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有目的的恋爱观教育并没有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尤  相似文献   
19.
王玉香 《青年论坛》2007,1(1):10-14
人类是否能够在地球上繁衍生息、永续长存的问题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摆脱生存与发展的困境、自己拯救自己的惟一途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主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本前提,必须是人类主体要具有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伦理观念,具有必要的责任心与义务感。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语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是"法治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同时就是实现法治化的过程,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必须依赖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才能实现。因此,法治治理与实施问题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事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