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江苏省南北共建经济园区,促进了苏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成为拉动苏北发展的强大引擎,从而引起广泛关注。南北共建开发区在总体上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各经济园区发展不均衡,在规划设计、发展理念、项目引进、合作领域、园区规模、管理体制、模式选择等方面呈现不同特征。围绕实现苏北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目标,应加强共建园区体制机制优化研究,灵活选择共建模式,注重发展优势产业,积极组建本地产业航母,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52.
初秋时节,全疆各州(市)和县(区)人大常委会、地区人大工委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100余人,欢聚在神奇美丽的著名油城克拉玛依市,分  相似文献   
53.
秦岭 《桂海论丛》2003,19(1):19-22
江泽民国家创新体系思想的确立、形成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这一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并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对于推进21世纪中国的科技事业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农户经济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农村经济的主体经济形式,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经济仍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经济形式。面对加入WTO后的机遇与挑战,对农户经济的研究更具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5.
5月20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办的《新疆人大》杂志,迎来了创刊25周年、面向全国公开发行10周年的大喜日子。上午,自治区及部分州、市、地人大常委会(人大工委)领导、新闻出版界知名人士约50余人,欢聚在昆仑宾馆,共同回顾刊物走过的不平凡道路,畅谈刊物在自治区民主法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从理性人假设出发,基于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比较了黑名单管理下的社会监督相对于传统由上至下的单纯监管的优势。通过分析监管者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而得出通过社会监督改变监管者的成本收益结构才可以长期提高社会诚信。相反,仅仅通过改变惩罚力度只能从短期中约束失信行为,长期中无效且滋生寻租现象。而通过权利清单法定约束,制度标准公开统一,黑名单公告途径专有化,以及信息共享、联合惩戒可以强化黑名单制度的社会监督机制,促进诚信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7.
自治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01年1月上旬在乌鲁木齐召开。常委会议建议人代会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关于自治区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审查和批准自治区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审查和批准自治区2000年国民经  相似文献   
58.
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同步从党性教育、搭建平台、问题查摆、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着力,抓在平常、融入经常,"四位一体"推进学习教育实现常态长效. 党性教育"入脑入心" 坚持知行合一.充分发挥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和党支部作用,扎实开展研讨活动,坚持"学做结合""学以致用".坚持以知促行.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纳入学习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脱贫攻坚、全面创新改革等要求,自觉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坚持以学促做.在机关事业单位探索"互联网+双报到";在农村、社区全面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三亮"活动;在企业和"两新"组织开展岗位提能、技能比武、业务竞赛等活动;在窗口服务行业开展"星级党员先锋行动"活动,不断锤炼党性,强化联系服务群众意识.  相似文献   
59.
60.
秦岭 《唯实》2005,(9):68-71
承包期30年不变的土地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但它绝不是农地制度改革的终结,而仅仅是改革的开始,还需要不断修正与创新.只有不断增进土地调整的效率,修正其缺陷,才能促进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