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小国由于国家利益集中在周边地区,周边外交政策往往成为其对外政策的重点与基石.新西兰是一个远离国际政治与经济中心的小国,近些年来除了发展与欧美的传统关系以外,着力发展与澳大利亚、东盟以及南太平洋岛国的友好关系成为新西兰政府越来越鲜明的对外政策目标,与澳大利亚、东盟国家和南太平洋诸岛国的关系构成了新西兰周边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周边对外政策构成了新西兰对外政策的主线.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是其安全保障问题。虽然安全合作并非"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但"一带一路"能否顺利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安全环境密切相关。东南亚是"一带一路"海洋安全环境的关键性区域,"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中有两条涉及东南亚国家。一方面,海洋是中国与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各方都需要和平稳定的海洋安全环境。另一方面,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海洋非传统安全领域面临诸多现实问题的挑战,双方存在合作的必要性和基础。在海洋领土争端等传统安全问题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在海洋非传统安全领域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合作议题及方式,以海洋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增量来培植各方的政治与安全互信,可为"一带一路"建设塑造良好的政治与安全环境。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合作平台,以构筑和保障海洋互联互通网络安全为合作目标,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可以从保障海洋航道安全、打击海洋跨国犯罪、实施海上人道主义救援和海洋自然灾害救助、维护海洋生态安全等领域做起,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海洋安全合作格局。  相似文献   
13.
国家利益是现代民族国家对外行为的内在决定性因素,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追求是国家的基本对外职能。国家利益的内容及形式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随着国家决策层主观认识的变化而相应变动。如何认识国家利益和判断国家利益,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对本国利益的维护和拓展。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强侵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在对外关系中积极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14.
自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就呈现出震荡不稳的特征。在宏观上,2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定位经历了从"非敌非友关系"、"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利益攸关方"到"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的变化;在微观上,中美关系忽好忽坏,容易受意外事件的影响。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影响所及,不仅关乎两国双边层面,而且具有世界性。鉴于此,阎学通先生在《对中美关系不稳定性的分析》一文中分析了中美关系不稳定的原因,为冷战后中美关系的不稳定性提供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5.
国际核危机是国际危机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涉及核因素或者由核武器而引发,严重破坏国际与地区稳定,威胁国际与地区安全。与一般性的国际危机相比较,国际核危机具有对国际安全的威胁性最强、决策高度复杂、时间性强、决策压力大等四个特性。国际核危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两个以上行为体、价值与目标对立、利益冲突以及核因素。从直接根源上看,国际核危机可以分为政治、军事对抗诱源型核危机以及核扩散诱源型核危机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程晓勇 《理论导刊》2012,(4):110-112
冷战后,国际核危机频繁发生,国际核危机管理成为国际安全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国际核危机管理是指国际核危机管理各方(包括直接涉及方和国际社会)对国际核危机的控制和处置,包括对核危机的预警、防范、解决和善后的全过程。国际核危机管理的目标是和平解决核危机,避免核战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经历了适应、贡献和引领的过程,从早期引入全球气候治理规范,到调整发展模式、主动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议程设置和建构全球气候治理新规范,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不断走向深入和公平公正,实现了“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角色进阶。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绿色发展和全球气候治理的表述是对中国近年来在生态保护和气候治理领域工作的总结和进一步的承诺。未来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引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气候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